北京城最阴森的地方,曾埋葬宫女无数,传说每逢阴雨便有无数哭声
2018-01-29 11:51:10 曹吉祥

  “冢固累累,碑亦林立……每于风雨之夜,或现形,或作声,幽魂不散。”这句话来自于清朝著名学者刘廷玑的笔记《在园杂志》。刘廷玑描述的地方是当时北京城西便门外二十里诸葛庄南一处叫姥姥坟的地方,那么为何姥姥坟这里“每于风雨之夜,或现形,或作声,幽魂不散”?

  常言道,只有阴气太深或者怨气太甚的地方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姥姥坟就属于这样的地方。姥姥坟里曾埋葬了很多冤死的宫女,而这些宫女绝大部分都是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时的宫女,为什么会这样?

blob.png

  如果大家对嘉靖皇帝生平有所了解,那么就会发现嘉靖皇帝即位后痴迷“吸风饮露之道”。当时他为了每天能饮用甘露,命令日命宫女们凌晨即往御花园中采露,结果导致大量宫女因之累倒病倒。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杨金英等十数名宫女乘着嘉靖皇帝睡觉企图杀死朱厚熜,结果失败,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寅宫变”。

blob.png

  “壬寅宫变”后,嘉靖皇帝杀了很多宫女,这里面很多没有参与刺杀的行动的宫女们都遭了秧。参与“壬寅宫变”的宫女们全部被残忍杀害,不仅如此就连端妃曹氏和宁嫔也被秘密处死。“行刑之时,大雾弥漫,昼夜不解者凡三四日,时谓有冤,盖指曹妃诸人”。

  那些被杀的宫女们的尸体被草草掩埋在姥姥坟,于是时间久了这里阴气很盛。据史籍记载,嘉靖一朝皇宫里的宫女数量达到了上千人,这里绝大多数的宫女都是从民间抢掠而来的,“无生人乐,饮食起居,皆不得自如,如幽系然”。

blob.png

  这些从民间的宫女不仅没有自由,更重要的是她们随时会遭到嘉靖皇帝的打骂。《明宫词》中记载,“世宗性卞,待宫人多不测,宫人惧。”这里面的“卞”字解释就是说朱厚熜心情狂躁,阴晴不定,结果“(宫女)若有微过,(朱厚熜)辄加箠楚,因此殒命者多至二百人。”于是就有了姥姥坟,“京城西便门外二十里诸葛庄南,土人名姥姥坟,乃明朝葬宫人处也。”

1517197651109011.png

  前面说过嘉靖皇帝虽然侥幸从宫女手中活命,但是对皇宫产生了极大的恐惧,结果在“壬寅宫变”后他更加痴迷诵经炼丹之术,并且大量服用用水银和朱砂等制成的弹药,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嘉靖帝去世,终年60岁。

  姥姥坟每逢阴雨天的那些哭声,可能就是那些冤死的宫女们,她们在哭泣自己的不幸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