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在贾府衰败时,拿出自己的家私贴补开销,是为何?
2021-07-05 14:43:55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王熙凤的故事。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无疑是一个敛财如命的女人,如兴儿所说,遇到好事便抓尖儿,但为何,到了贾府后期,经济陷入困境之时,王熙凤会一反常态,常常拿自己的家私贴补开销呢?

  我是你们知道的,那一个金自鸣钟卖了五百六十两银子。没有半个月,大事小事倒有十来件,白填在里头。今儿外头也短住了,不知是谁的主意,搜寻上老太太了。明儿再过一年,便搜寻到头面衣服,可就好了!”

image.png

  从王熙凤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这个自鸣钟,应是凤姐的家私;而随后,夏太监派人来打秋风,凤姐又是拿出了自己的两个项圈,让人典当了四百两银子,两百两给夏太监;两百两预备中秋的节日开销。

  此时的她,种种行为,无疑是有违平日行事的风格的,那么,她的这些举动,是否说明了,凤姐性情大变了呢?

  结果必定是肯定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熙凤嗜钱如命的性格,是改变不了的,她做的这些,不过是以小利换好名罢了。

  为何如此说呢?下面,小白将成王熙凤的收入来分析她这样行为的意图。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宝玉七岁多,此时的王熙凤,已经嫁给了贾琏两年;原文中说,凤姐一来,便接替了贾琏管理的位置,开始代理荣国府。

  而到了贾府后期,贾宝玉年龄在18岁左右,可见,王熙凤管理荣国府,已经有十年往上了。

  平儿曾为凤姐算了一笔帐,王熙凤每年,光靠贾府众人的月钱放高利贷这一项,便有一千多两银子。十年下来,这一项的收入也有一万多两了。

image.png

  除此之外,凤姐还经常利用职务之便,替人打官司,收入更是无法计算,水月庵净虚所说的金哥一案,王熙凤仅以贾琏的名义写了一封给长安节度使的信,便得了三千两银子。

  也难怪,当贾琏因田租、地租没有收上,经济一时接济不上,找到鸳鸯商议偷出几箱老太太的家私典当,王熙凤却趁火打劫时,贾琏会如此说:

  贾琏笑道:“你们也太狠了!你们这会子别说一千两的当头,就是现银子要三五千,只怕也难不到。我不和你们借也就罢了,这会子烦你说一句话,还要个利钱,真真了不得!”

  由此可见,王熙凤此时贴补开销所典当的这些千儿百两的,同她的收入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而王熙凤如此做,在下能得到下人们的好感,一改平日里凤姐在下人们心中狠毒小气的形象;在上能得到王夫人、贾府众中主子的认可,其管理职位,必定更加稳固,而借着职务之便,通过她的灰色收入,还怕挣不回这些亏空?

image.png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当日探春组织诗社,王熙凤一年也拿出了几百两银子,那该如何说呢?

  其实,诗社开销一事,凭王熙凤的能力,这笔钱,绝对能算到官中。这样一来,她不用花一分一钱,而得到众小姐的感恩,也未尝不是她收买人心的表现。

  因此,不难发现,看似大方的王熙凤,其实做的不过是表面文章,以小利获人心,以人心稳地位,来谋求更多更大的利益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