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朝宦官为何有那么大的权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要知道当时宦官的权力非常大,在汉灵帝时期,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和宋典这十二个宦官将汉灵帝玩弄于鼓掌之间,以至于灵帝说出“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这样的话。不仅如此,这些宦官还横征暴敛,卖官鬻爵,而且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当时郎中张钧曾进言称黄巾起义就是因为这些宦官专权导致的,正因为这些宦官的亲属被放任到各州郡,从而独占财物,侵夺百姓,使得百姓的冤屈无处申诉,因此迫于无奈之下,这些百姓才聚积成为盗贼,可见当时宦官的权势之大。为什么汉朝宦官的权势如此之大?

image.png

  在汉朝中央朝廷有三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即外戚、宦官与士大夫。由于汉朝时期,母权还有很大的影响力,因受此影响,外戚一直都是汉代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在东汉时期,外戚大多来自于豪强士族,正因如此,他们势力庞大,盘根错节,以至于对皇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帝王为了能遏制外戚势力,他们不得不扶持一支属于自己的势力,以抗衡这些外戚,在这样的情况下,宦官就出现了。

  而这样的恶政是由汉宣帝刘询开始的,刘询认为宦官没有后代,因此他们便只能依附于帝王,毕竟宦官既可以遏制外戚,又不会威胁到皇权,是最佳的扶持人选,正因如此,汉宣帝极大的扶持宦官势力以抵抗外戚。然而在汉宣帝去世之后,宦官弘恭、石显就和外戚史高、许章勾结,他们合谋害死了士大夫的代表萧望之,从这一刻起,汉宣帝的贤臣时代终结,而士大夫阶层则一直被外戚和宦官势力所压制。

  而东汉时期从汉和帝开始,就进入了外戚和宦官交替的时代。当时的外戚窦氏邓氏阎氏虽然霸道贪婪,但这些人还有底线可言,而在梁冀擅政期间,他不仅贪赃枉法,圈占土地,压榨良民,更是做出了弑君、杀诸侯、诛大臣等恶劣行为,直到汉桓帝借助宦官的力量,兵行险着才除掉了梁冀。虽然朝堂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平静,但也就此给了官宦更大的权力,至此,宦官终于能够压倒外戚一头。正因为宦官势力的愈发增大,这才导致了在汉灵帝去世后,逐渐强大的外戚与宦官之间斗争,从而出现了十常侍之乱这样的事情。

image.png

  不过即便是在宦官权力最强大的时期,宦官的实力依然是有限的。毕竟宦官始终依附皇权,一旦皇权对宦官不够信任,宦官就会被铲除,比如宦官蔡伦就被汉安帝逼迫至死。而且宦官一直受到外戚和士大夫的制约,因此宦官的实力始终有一定的限度。最为关键的是,即便宦官有一定的权力,但由于宦官人数众多,派系林立,内部也相互制约,比如汉顺帝的孙程十九侯就和亲阎氏外戚的江京李闰有尖锐的矛盾,最后两派火并,而亲近刘协的蹇硕和亲刘辩的十常侍就有内斗。

  笔者认为,汉朝宦官的权势如此之大,其实主要还是与外戚有关,毕竟宦官能扰乱朝堂的主要原因在于帝王的信任,而帝王之所以要信任并重用他们,其实还是因为外戚势力的增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