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松对招安的态度有何转变?为何会这样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在《水浒传》中武松在柴进庄上遇见宋江的时候,是和宋江一样主张招安的。和宋江离别的时候,武松还表示,以后不死的话,受了招安,也好干一番大事。这时候的武松和宋江是两心相同,都渴望自己过去犯的罪被赦免,能够博一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但是当武松上了梁山以后,忽然变得不再主张招安,甚至变得强烈反对招安,与宋江的主张完全相左。那么,武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对朝廷做官不再有兴趣,开始不再主张招安了呢。

image.png

  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之后,武松对阳谷县知县百般讨好,说托了人家的福,才侥幸打死了老虎。知县看武松本事高,也会说话,就让他在阳谷县做了都头。之后,每次向别人介绍自己,武松都是“都头武松的便是”,好像都头是多么了不起的职位似的。即使是在刺配孟州,醉打了蒋门神之后,武松面对张都监,依然低声下气,毕恭毕敬,说做牛做马都要报答人家。

  当从二龙山投入到梁山以后,武松变得不再主张招安。宋江提到招安,武松就说,今天招安,明天也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了。宋江过后只好再给他做思想工作,说他怎么也变得不晓事了。是武松不晓事了吗?恐怕是宋江太固执,思想没有受到洗礼罢了。

  武松前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应该与他在二龙山的经历有关。二龙山的寨主是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是梁山对当时社会现状认识最清楚的。在二龙山那么久,武松没理由不受自己老大鲁智深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