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合的生长习性是什么?有哪些药用价值?

  不知道大家对青岛百合有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青岛百合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中文学名:青岛百合

  拼音:qīng dǎo bǎi hé

  拉丁学名:Lilium tsingtauense Gilg

  别 称:山墩子、崂山百合

  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亚 目:百合亚目

  科:百合科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百合族属:百合属

  主要产地

  山东、安徽

  形态特征

image.png

  青岛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近球形,茎高40-85厘米,无小乳头状突起。叶轮生,1-2轮,每轮具叶5-14枚,矩圆状倒披针形、倒披针形至椭圆形,花单生或2-7朵排列成总状花序,苞片叶状,披针形,花橙黄色或橙红色,有紫红色斑点,花期6月,果期8月。

  生长习性

  青岛百合生于海拔100-400米的山坡阳处杂木林中或高大草丛中,耐寒,喜含丰富腐殖质土壤。

  药用价值

image.png

  青岛百合的鳞茎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糖类及果胶物质,微量生物碱等。性微寒,味干、枯。入心,肺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