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这10句话,蕴含人生大智慧
2025-03-21 19:40:04 鲁宗道 吴皇后 窦材 夏竦 石介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耗时近20年编写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史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这本《资治通鉴》,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而其中有10句话,蕴含了人生的大智慧。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

  ——《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任用贤人天下就会太平,任用不肖之徒天下就会生乱。

  【延伸】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此西汉之所以兴隆也。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亲近任用贤德有才能的人,企业才能越做越好。

  2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离开自己的职位,或者继续留任,都有正当的理由,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延伸】任用一个人,免去一个人,都有规则道理可循,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也能避免一言堂,避免不理智时做出错误地决策。

  3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不能向优秀的人学习他们的长处,所以,才导致了失败。

  【延伸】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失败。学习才能使人不断成长。

图片.png

  4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送来的礼物多,说的话又甜蜜入耳,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因为其必有所图。

  【延伸】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如果在企业合作中想占便宜,容易吃大亏。

  5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对于小夫妻之间的矛盾,做公公、婆婆的最好装聋作哑,不要介入,免得添乱。

  【延伸】在家庭关系中,难得糊涂。作为领导,抓大放小,对于一些小过失或无心之失,不必过份苛责,如此,还可以收获员工的信任。

  6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延伸】做事抓重点,事半功倍。

  7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人的心思各不相同,就像每个人的面容一样。表面服从,背后反对,是古人最忌讳的事情。

  【延伸】阳奉阴违的人,最要小心。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

  8

  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延伸】喜欢的东西,总会让人犯错误。如果领导过于偏爱自己喜欢的员工,那么其他的员工会有不平或意见,不利于企业的运行和团结。

  9

  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

  ——《资治通鉴·梁书》

  【释义】身为领导者,应该把握纲领或主要的方面,何必要事事详细呢?

  【延伸】老板如果面面俱到,还要下面的人干嘛?老板如果真的面面俱到,肯定也累死了。

图片.png

  10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

  ——《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标杆弯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头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洁洁清清的。

  【延伸】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领导自己工作散漫不负责任,那么下面的人就会跟着学。如果领导勤恳工作,那么下面的人也会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