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未亡人李纨靠什么让晚年过得不错?

  众所周知李纨贾政王夫人已故嫡长子贾珠的未亡人,贾兰的母亲。那么未亡人李纨靠什么让晚年过得不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李纨出身金陵名宦大族李家,父亲曾任国子监祭酒。族人无不读书,人人题咏,李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

  国子监是封建时代最高学府,汉初称“太学”,传授儒家经典。西晋初立“国子学”。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代沿用,一度改称司成馆或成均监。

  国子监祭酒,掌大学之法、教学考试、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非博学有德之士不能担当。

  李守中能够担任国子监祭酒,学问、人品、德行都是一时之选,出类拔萃

图片.png

  虽然国子监祭酒只是从四品,但却备受尊敬无人敢于小觑。尤其越过官场五品“龙门”,擢升空间也很大。

  李纨是李守中的女儿,首要受教的已经不是学问,而是德行。这是李纨一生最重要的素质。

  (第四回)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李纨被授予“有德”教育,培养贤德女性的德行,不以学问为重,就是女儿最高评价和素质。

  古代女性不止“三从四德”,更要贤良淑德,才堪为贤妻良母。

  为人媳要奉亲至孝不生怨谤;

  为人妻要主内不让夫忧不为夫祸;

  为人母要教子有方不蹈迷途。

  李纨完美做到以上三点,让贾母、王夫人为之“敬伏”,就源于李家的“有德”教育。

  李守中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预示李家脱离书香门第,摸到“道德传家”的门槛。

  比之林家对林黛玉的教育不遗余力,薛家对薛宝钗的教育倾尽心血,李家更显得举重若轻,也更符合当时的社会价值观。

  李家有自信不用过度培养女儿才能和学问,就能教育出有德贤惠的女儿,日后嫁为人妇,当为贤妻良母。

  李纨就是例证,她就是好媳妇、好妻子和好母亲的完美之人。

图片.png

  贾宝玉题额稻香村:“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是曹雪芹对《红楼梦》中母亲的最高评价,即便贾母也当不起。

  只可惜,李纨的美誉也是她的不幸。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像李纨一样年纪轻轻守寡成为未亡人,无奈孀居只能教养幼子。

  所以,“如冰水好”的王熙凤,即便妒忌李纨收入比她多数倍,也不想拥有李纨的悲剧人生。

  李纨又是幸运的。贾珠早逝却给她留下儿子贾兰。让她婚姻不幸,却依旧人生韶华。

  古代社会女人要想青史留名,除了才女、奇女之外,只有贤妻良母。

  贤妻如乐羊子妻、孟光……

  良母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如果说薛宝钗如乐羊子妻和孟光,李纨就堪称孟母、岳母般人物。

  贾家抄家败亡后,李纨不忘初心教育贾兰成才,才能够在若干年后,贾兰厚积薄发科举高中,并日后高官厚禄复兴贾门。

  李纨为贾兰穷尽一生努力,各种含辛茹苦不足为外人道

  他们在抄家后一贫如洗“昨怜破袄寒”,要不是李纨强大的母亲韧性,根本挺不过来。

  而贾兰能够科举高中“今嫌紫蟒长”,也是李纨居功至伟。

  首先,科举就极难,不是想考就能中举。没有李纨深厚的“国子监祭酒”之家的底蕴教养贾兰,凭贾家的门风大体会功败垂成

  其次,贾家抄家后,罪臣之后贾兰失去科举资格。

  能让他在绝境中还能安心读书,一定是李纨力主坚持。就如孟母、岳母那样鞭策儿子。

  为母则刚,李纨的德行是她最大的阴骘,也是她能够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最终获得晚韶华的关键。她努力了,也成功了。

  与不积阴骘的王熙凤比较,李纨最大的福报就在于她有儿孙,王熙凤想生儿子而不得,也没有福报活到老。

图片.png

  李纨虽然不幸守寡,儿子却争气。在古代就是女人的成功,反之像王熙凤再呼风唤雨也是失败。

  这是时代赋予的“成败”!

  李纨[晚韶华],变相证明宝黛姻缘的正确。贾家真正需要书香门第出身的儿媳妇,能够教子有方,言传身教。

  薛宝钗固然也好,但她的教养只懂得“一条路走到黑”,却不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

  李纨看似一条路走到黑,但她有能力教养贾兰追求最终的目标,成为贾家未来的希望。与薛宝钗只会“劝谏”迥然不同。

  而李纨之能,林黛玉当如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