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四十四则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古代名著《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那么其中的德行篇·第四十四则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原文

  王恭①从会稽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④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字词注释

  ①王恭(?—398):字孝伯,小字阿宁,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出身世家,东晋大臣,外戚。王恭少有美誉,与王忱(即本文中的王大)齐名。王恭因不满司马道子和王国宝掌权,两度起兵讨伐,兵败身死。

  ②王大:即王忱(?—392),字元达,小字佛大,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晋大臣,中书令王坦之第四子,尚书右仆射王国宝之弟。年少才俊,享有盛名,与王恭齐名。两人私交也不错。

  ③六尺簟(diàn):六尺长的竹席。

图片.png

  ④丈人:这里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也说老丈,不是岳父那个意思。

  翻译

  王恭从会稽回来后,王忱去看望他。看见他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子,觉得很不错,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回来,带了很多这种东西吧,可以拿一张给我吗?”王恭什么也没说。王忱走后,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叫人送给王忱。这样自己就没有多余的竹席了,干脆坐在草席子上。后来王忱听说内情后,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才会向你要。”王恭回:“您不了解我,我做人一向身无长物。”

  感悟

  又是一个成语典故,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也不贪恋拥有的东西。王恭信奉佛教,并不贪恋过多物质。他死后家无余资,为时人所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