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文化
土家族的打飞棒是怎么来的 现在是怎么玩的
土家族的打飞棒是怎么来的  现在是怎么玩的

湘西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练就以木捧击毙飞禽走兽的本领。这种以掷棒保护庄稼的传统方法,逐步形成为一种“打飞棒”的体育运动。打飞棒比赛,人多可分几组进行。每场比赛时间可长可短,以打满事先约定好的... [详细]

03月02日 22:37
土家族的工艺 宣恩竹编工艺特点介绍
土家族的工艺  宣恩竹编工艺特点介绍

宣恩竹编工艺竹编器皿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工艺美术的历史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活动足迹后便开始产生了。宣恩县李家河乡头庄坪村可谓竹编工艺之乡。头庄坪村的竹编工艺生产,据调查已有100多年历史,自清末民初开始,这... [详细]

03月02日 22:28
土家族的工艺 龙山县土家族编织工艺介绍
土家族的工艺  龙山县土家族编织工艺介绍

龙山县土家族编织工艺大致可分为藤编、草编、竹编三大类。藤编:龙山县地处山区,藤类植物多。主要采集青藤、绵藤、脱去皮,成为编织材料。按土家人的生活习惯和适用性,编织成藤箱、藤篮、藤椅、藤盘、藤席、藤书包... [详细]

03月02日 22:23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射虫日什么样的习俗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射虫日什么样的习俗

土家射虫日恩施土家族地区至今保留古老的习俗―――射虫,定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节头一天为射虫日,如今年农历正月二十五为惊蛰节(公历3月5日),正月二十四即射虫日。射虫日这天晚上,在田地边用石灰画一把... [详细]

03月02日 22:19
土家情人节 土家女儿会的起源与流变
土家情人节  土家女儿会的起源与流变

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要的民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二举行,原生地是恩施市红土乡石窑,原称赶女儿场,上世纪80年代将板桥镇大山顶农历五月初三与七月初九两天特殊场期并入这一节俗,统称为女儿会。... [详细]

03月02日 22:11
土家族舞蹈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的表现形式
土家族舞蹈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的表现形式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俗称“解钱”,是流传于湖北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祭祀歌舞。宣恩属武陵山余脉,境内山深地僻,层峦茂林。横亘其中绵延百余公里的七姊妹山,将宣恩分成南北两片,北为... [详细]

03月02日 22:05
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地花灯的介绍
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地花灯的介绍

土家族舞蹈地花灯地花灯又名耍耍。旧时,是土家族年节期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有一男(丑角)一女(旦角)或两男两女表演,男拿扇子,女握方巾,或男女各执手巾边唱边舞,表演风趣,爱情色彩浓烈。丑角动作... [详细]

03月02日 21:59
土家族的情人节 女儿会是何节日有什么特色
土家族的情人节  女儿会是何节日有什么特色

土家族的情人节“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光辉,而尤为显得光彩夺目。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 [详细]

03月02日 21:54
满足饮食文化 满足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有啥忌讳
满足饮食文化 满足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有啥忌讳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食其肉”外,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的主要的生产方式,鱼类、兽肉... [详细]

03月02日 16:31
壮族文化 历史悠久的壮族铜鼓舞有着怎样的故事
壮族文化 历史悠久的壮族铜鼓舞有着怎样的故事

据云南马关县壮族民间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群妖作怪,搞得民不聊生,后来有一种两侧生翼,能转会飞的铜鼓,将妖怪一一击毙,老百姓才得安宁。从此以后人们就将铜鼓视为镇妖的圣物,渐渐操起铜鼓跳舞,以感谢... [详细]

03月02日 12:25
壮族板鞋舞 为何说“板鞋舞”是壮族最奇葩的舞蹈
壮族板鞋舞 为何说“板鞋舞”是壮族最奇葩的舞蹈

“板鞋舞”起源于明朝广西那地土司的木枷练兵法。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江浙沿海,明王朝要广西出兵,广西要那地土州出三百兵士灭倭寇。土司罗武杰立即征招三百人进行训练,新兵初次操练,步伐很难一致,土司下... [详细]

03月02日 12:20
壮族节日 壮族霜降节是怎样由历史演变而来的
壮族节日 壮族霜降节是怎样由历史演变而来的

霜降节以大新县下雷镇最具特色,其来源与下雷土司传说和庆丰收有关。相传土司第十四世许文英,其妻岑玉音为湖润土司的女儿,曾和其夫于清末一道骑牛到闽越沿海抗倭(一说抗安南)。因为岑玉音是骑着牛去打仗的,... [详细]

03月02日 12:16
壮族节日 壮族特有的牛魂节有着怎样的历史来历
壮族节日 壮族特有的牛魂节有着怎样的历史来历

牛魂节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是壮、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壮族牛魂节又称脱轭节,在农历四月初八,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壮族人敬牛、爱牛的传统,在每年过牛魂节时更是表露无... [详细]

03月02日 12:12
壮族文化 壮族人们怎样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壮族文化 壮族人们怎样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壮语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但壮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普及;现在散居于部分县城和城市的部分壮族人改以汉语为日常语文,不过城镇壮族在壮族总人口当中比例不大,总体上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 [详细]

03月02日 12:09
壮族文化 各色的壮族舞蹈是怎样传承与发展的
壮族文化 各色的壮族舞蹈是怎样传承与发展的

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花山壁画中壮族舞蹈的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 [详细]

03月02日 12:03
壮族饮食 最具代表特色的壮族饮食都有何历史
壮族饮食 最具代表特色的壮族饮食都有何历史

食俗壮族饮食文化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壮族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食,年节喜食粽子、糍粑和米粉,古人不食牛肉,元朝时才开始盛行食牛肉,少数山区仍存古俗。主食... [详细]

03月02日 11:51
壮族文化 博大精深的壮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史
壮族文化 博大精深的壮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史

伟大的医学家和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考古资料业已证实,壮族先民自远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岭南特别是广西地区。1956年在来宾县麒麟山盖头洞发现的“麒麟山人”化石,1985年在柳... [详细]

03月02日 11:21
土家族婚俗 盘点土家族的婚俗词有哪些
土家族婚俗  盘点土家族的婚俗词有哪些

土家婚俗词(一)盐女当年追廪君,仙姿蝶影伴晨昏。芳云甘雨滋山水,一代风情遗子孙。注:廪君,是远古巴人部落首领,名务相,俗称“向王天子”;盐女,是盐水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世称“盐水女神”,又尊为“德济娘... [详细]

03月01日 22:26
土家族婚俗 土家婚俗中的“过礼”有什么讲究
土家族婚俗  土家婚俗中的“过礼”有什么讲究

土家族是礼仪之民族,修船造屋,婚丧嫁娶,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礼仪和赞词,这些礼仪和赞词,大多蕴含着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赞词,大多高雅、通俗、顺口,以赞誉、祝福为主,体现着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 [详细]

03月01日 22:18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跳丧舞的由来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跳丧舞的由来

跳丧舞又名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恩施土家族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早在隋唐时期,土家先民就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 [详细]

03月01日 22:13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