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文名著

头条 《西游记》孔雀从小就在灵山了,她的孩子怎么来的?

《西游记》孔雀从小就在灵山了,她的孩子怎么来的?

众所周知佛家不能近女色,那么孔雀从小就被如来带上灵山,她的两只小雀雏是怎么来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 [详细]

《隋唐两朝志传》第一一三回:郭子权权重天下
《隋唐两朝志传》第一一三回:郭子权权重天下

《隋唐两朝志传》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所创作的章回体小说。隋唐志传以瓦岗寨群雄的风云际会为中心,揭露了隋炀帝荒淫无道,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致使全国各地爆发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的反隋起义。那么... [详细]

05月03日 09:40
《隋唐两朝志传》第一一二回:吐蕃回纥连入寇
《隋唐两朝志传》第一一二回:吐蕃回纥连入寇

《隋唐两朝志传》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所创作的章回体小说。隋唐志传以瓦岗寨群雄的风云际会为中心,揭露了隋炀帝荒淫无道,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致使全国各地爆发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的反隋起义。那么... [详细]

05月03日 09:37
如果庞统没有死在落凤坡,蜀汉结局会如何呢?
如果庞统没有死在落凤坡,蜀汉结局会如何呢?

诸葛亮是一流的政治家。他的专长是治国理政。相比政治,军务平凡,他对寒冷的天气反应不够快。庞统和他一样,擅长军事,善于运筹帷幄,与法正相似。诸葛亮则更加谨慎,只要司马懿拖住他,他只能徒劳无功地返回。... [详细]

05月02日 13:55
《管仲论》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管仲论》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管仲论苏洵〔宋代〕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 [详细]

05月02日 11:30
《辨奸论》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辨奸论》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辨奸论苏洵〔宋代〕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 [详细]

05月02日 11:29
《心术》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心术》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心术苏洵〔宋代〕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 [详细]

05月02日 11:29
《张益州画像记》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张益州画像记》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张益州画像记苏洵〔宋代〕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 [详细]

05月02日 11:27
《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刑赏忠厚之至论》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宋代〕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 [详细]

05月02日 11:25
《范增论》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范增论》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范增论苏轼〔宋代〕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 [详细]

05月02日 11:24
《留侯论》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留侯论》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留侯论苏轼〔宋代〕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 [详细]

05月02日 11:24
《贾谊论》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贾谊论》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贾谊论苏轼〔宋代〕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 [详细]

05月02日 11:22
《晁错论》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晁错论》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晁错论苏轼〔宋代〕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 [详细]

05月02日 11:22
《上梅直讲书》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上梅直讲书》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上梅直讲书苏轼〔宋代〕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 [详细]

05月02日 11:22
《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宋代〕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 [详细]

05月02日 11:03
《送杨寘序》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送杨寘序》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送杨寘序欧阳修〔宋代〕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 [详细]

05月02日 11:0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五代史伶官传序》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宋代〕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详细]

05月02日 11:02
《五代史宦者传论》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五代史宦者传论》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宋代〕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 [详细]

05月02日 11:01
《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相州昼锦堂记》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宋代〕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 [详细]

05月02日 11:01
《丰乐亭记》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丰乐亭记》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丰乐亭记欧阳修〔宋代〕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 [详细]

05月02日 10:59
《醉翁亭记》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醉翁亭记》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醉翁亭记欧阳修〔宋代〕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详细]

05月02日 10:5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