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

  “关陇集团”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说法,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称之为“关陇集团”。北魏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初期六镇将士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但后期汉人逐步成为主体。公元533年(永熙二年),关中大行台贺拔岳接受了北魏孝武帝的密令,开始对抗高欢,并率部整合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关陇集团,从此产生!

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中国古代最强的军事集团——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尔朱荣简介 南北朝北魏末年将领权臣尔朱荣生平

  尔朱荣(493—530),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岚县)人,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早年,他袭父爵做契胡部第一领民酋长,是很有地位的部落贵族。后招兵买马,力量发展壮大,北魏统治者笼络他镇压农民起义。尔朱荣于乱世中南征北战,逐渐弄清魏朝的虚弱,加之自己势力的不断强大,最终得以挟帝自重、权倾天下。最终由于骄横跋扈,为魏庄帝所杀,年仅三十八岁。历史上尔朱荣骂名滚滚,被归入奸雄行列,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肯定。

  尔朱荣(493-530),北魏末年枭雄,北秀容(今山西岚县)人。早年,他袭父爵做契胡部第一领民酋长,是很有地位的部落贵族。正光年间,农民起义成燎原之势,于是他趁机散家财“招合义勇,给其衣马”,组织起一支四千人的骑兵队伍。短短几年,他的力量发展很快,北魏统治者深感不安,只好饮鸩止渴,对尔朱荣加官晋爵以示笼络,先后擢为游击将军、冠军将军、平北将军、北道都督,后来加升大都督,统领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诸军事。在任期间,多次平叛六州动乱,对稳定人民生产作出一定贡献。可惜后来他飞扬跋扈,又功高震主,死于政治斗争。值得一提的是,北周北齐、隋、唐四代皇族,都发迹于尔朱荣的军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宇文泰简介 西魏王朝实际建立者权臣宇文泰生平

  宇文泰(507—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和权臣,也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掌权22年。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

  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小字黑獭(一作黑泰)。先出于匈奴,后燕归魏,徙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北魏末年六镇起义中,宇文泰参加鲜于修礼和葛荣的起义军。尔朱荣镇压葛荣后,宇文泰随例迁晋阳,隶属尔朱荣部将贺拔岳麾下。永安三年(530)尔朱天光、贺拔岳入关中镇压万俟丑奴起义,宇文泰从贺拔岳平定关陇。尔朱氏失败后,高欢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宇文泰是他的有力辅佐。永熙三年(534)侯莫陈悦在平凉(今属甘肃平凉西南)杀死贺拔岳后,宇文泰继统其军众,击败侯莫陈悦,向东进据长安。其后魏孝武帝与高欢不睦,入关就宇文泰,任命其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次年,宇文泰杀魏出帝,立元宝炬为帝(魏文帝),改元大统,是为西魏,政权实际掌握在宇文泰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李治和武则天夫妻同心,共同摧毁关陇贵族终结五百年门阀政治

  上期说到,贞观末年,虽然唐太宗李世民想通过台前幕后权利分配,及扶持科举寒士庶族来牵制削弱三大门阀势力的想法。因魏徵和房玄龄的死,导致关东高门旧士族势弱,寒士庶族一时沉寂冲击不上来,又因太子叛乱,长孙无忌一系主导易储君,而让关陇新贵族一时独大。平衡再次被打破,各势力暗流涌动,随着李世民驾崩,高宗李治登基。打压关陇新贵族门阀、提升寒门士大夫的绝对经理人地位,安稳关东旧士族门阀,这些任务,就只能交给年轻的李治来做了。

  现在萦绕在李治身边的硕大阴影正是凌烟阁头号功臣,有扶立之恩的亲舅舅,老谋深算的权利高手,关陇贵族新派最高领袖长孙无忌。随着李世民的离世,凌烟阁功臣所剩无几,外加皇族外戚的身份,长孙无忌如日中天,权势已然不可撼动。在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初,更是独揽朝权,并利用高阳公主一案借题发挥,大肆株连,处死了包括名将薛万彻在内的两名亲王、两名公主、三名驸马,并流放宗王名将李道宗、宰相宇文节、名将执失思力、谯国公柴哲威等,罢原宰相房玄龄配享,将原关东高门的势力彻底打倒,俨然已有西汉霍光之态。致使寒门庶族的新科官僚逐渐边缘化,而仍能在朝堂之上的百官只得被动退化成任由长孙无忌的“窃弄威权,构害良善”的怂包。眼看隋高祖杨坚、隋世祖杨广、唐太宗李世民等数代英主几十年大力削弱士族的改革成果即将毁于一旦,太宗贞观气象渐失,竟有倒退回到西魏、北周时代,由关陇门阀一手遮天的危险。(别说长孙无忌变了,玄武门之变前后鞍前马后侠肝义胆、出谋划策,无比革命的长孙无忌怎么就变成了如今这样,老态龙钟、权欲熏天、阴谋诡计的外戚权臣呢?不是的,长孙无忌从来没有变过,变的只是他的位置,只是他背后的关陇贵族如今一手遮天的权势。权力关不进笼子里,它最会愈发贪婪膨胀,直至乌云密布。)

1516589070844466.png

  年轻的李治能此时又能做什么的呢,除了一边含泪下诏,批准处决自己的兄弟、姊妹,一边苦苦忍耐,又能怎么样呢?这又成了李治懦弱的重要佐证。其实是形势所逼,不是李治不雄起,只是对手太强大。他必须忍耐,必须等待,必须一边依托舅舅的威势确保皇位安全,又必须巧妙的绕开舅舅的监视,从朝堂上挖掘自己的盟友。

  首先他想到了武则天,可为什么会是想到一个女人呢?后世的看官都以为是李治对武则天痴迷至深,为了爱情任性一回。对的,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层面上而言。皇家爱情的背后往往有着极深的算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对长孙无忌的“试探”!朕不动你们关陇贵族一家独大的人事布局,但朕只想任性的选择自己的爱情行不行?行,说明朕还是有点威势的,还可以再开辟开辟;不行,连朕的家事你们长孙党都管,你们想干什么!再看看武则天是什么背景,武则天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于隋朝皇室,父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认为“按照武士彠的官阶爵位来说,应该是属于新升的高级士族。所以武则天已不是出自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看懂了吗?武则天的父系是寒门庶族的高级代表,母系是前朝皇室贵胄,而她本人又是李世民的“才人”(肯定在李治登基之初就已有李治和武媚娘“乱伦”之风,当然唐朝比较奔放,收纳前代后宫也不是罪无可赦的事情,他老爹在玄武门之后就尽收自己兄弟李建成和李建军的亲眷)。这里透露了多少层意思呢?1、李治我成年了,要自己做主了(选先皇才人为昭仪),就敢这么任性;2、寒门庶族新贵的春天来了,赶紧投奔朕来;3、旧贵族门阀宗亲也有福了,长孙无忌不能再一家独大了。这种反常动作,无异于宣誓主权以及对被边缘化的势力的总动员,当然也顺便收获下爱情。长孙无忌何其精明的人物,他会不懂这些个意思?但恰恰由于李治极精明的只是选个“昭仪”而不是“皇后”,把这种反常行径只限定在“家事”的范畴,而不上升到“国事”层面,长孙无忌一党又怎么拒绝得了呢。于是,双圣之一的“武昭仪”重新入宫,并与李治开始了革命夫妻的“爱情故事”。

1516589092919487.png

  同时,在李治的精心准备下,先将李恪被处死后留下的司空头衔,授予另一位托孤大臣李勣。同时还以此为由,派专人给李勣画像,亲自为画像题词,词中更言道「朕以绮纨之岁,先朝特以委公,故知则哲之明,所寄斯重,……茂德旧臣,惟公而已」。当时凌烟阁功臣尚有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数人在世,李治却偏偏对李勣说“惟公而已”,明显是在挑拨以出身瓦岗寨、功勋卓著、重情重义的李勣为代表的武人集团与长孙无忌为马首是瞻的文官集团的关系,对李勣一系越是亲厚,对长孙无忌势力的打击就越大。外加上收用武昭仪后,让其为秘书和知己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强烈信号,并借由武则天的“才干”收拾满后宫的关陇贵族的眼线,再以武则天家事省亲之便联络外庭寒门庶族新贵及关东高门余众,集结势力,物色后续储备人才,对长孙无忌的关陇贵族集团进行分化剥离。终于在武则天立后事件中,李治坚持己见,与长孙无忌在朝堂相持近一年不下时,长期隐忍的李勣代表帝国军方做出了支持李治的关键表态:「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而一锤定金!

  公元655年11月,李治命司空李勣主持仪式,将玺绶授予皇后武氏,之前隐身于幕后,为李治出谋划策的武则天得以正式走到台前,接受百官朝贺。夫妻二人共同秉政、默契配合,绩效高压打击关陇门阀,强化君主集权。

  659年,失势多年的长孙无忌终于被削职流放黔州,不久被逼自尽,其党羽早已尽数被清出朝堂。

  660年,李治风疾发作,一度头晕目眩,不能视政,于是让武后正式作为他的代理,临时性摄行皇权,总揽朝政。

1516589112738610.png

  也就在这几年间,唐军北征西讨,苏定方攻灭西突厥、百济,程名振、薛仁贵连败高句丽,刘仁轨败倭军于白江口,铁勒、龟兹、疏勒等属国叛乱也被轻易平定,大唐军队天下无敌,李治和武则天夫妇的威信也如日中天。

  664年,大唐帝国正式开天皇天后、二圣临朝体制,武则天从此成为史上权势最大、政治地位最显赫的皇后。

  666年,李治封禅泰山,武则天作为皇后史无前例地升坛亚献,昭告天地百官万民,二圣体制不可动摇。

  同年,近八十高龄的李勣挂帅出征,征讨高句丽,历时两年,一举功成,将这个拥兵数十万,立国近七百年的东北亚强国犁庭扫穴,完成了杨坚、杨广、李世民三代英主的未竟之志。

  可以说从武则天参政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武后都是大唐帝国的实际首相,并在李治重病不能视政期间为帝国摄政。后世看官均把李治塑造成对武后唯命是从的妻奴形象,笔者不得不怀疑是武则天后期为了代唐立周故意做出贬损丈夫李治的行为,这种手段可以从李世民贬损李渊的事例中得到佐证。但后来武则天失势,又在许多“恶行”上替丈夫背了黑锅,如贬杀长孙无忌,处死王皇后萧淑妃,处决废太子李忠等,但真正最后做决断的是且只能是李治。可以说在二圣临朝期间,武后决断每一桩要事,几乎都同时符合他们夫妻二人的共同利益。李治真不想动的人,武则天一个也动不了。如名将王方翼作为王皇后亲属,依旧能带兵打仗,军功赫赫。又比如废去他们共同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也是因为李贤的锋芒毕露,不止是和武后这个摄政皇后争权,更直接威胁了李治的皇位本身。

1516589126606575.png

  可另外一方面,此时的武后已经不再是李治的妻子那么简单了,在武则天多年的经营之下,她已然成为了寒门庶族新贵的领袖人物了,李治到目前的婚姻阶段更像是政治联谊了。李治作为睿智深沉的一代明君,对武则天的崛起也是有警觉的。公元664年时,李治一度对武后的权谋心生忌惮,可惜废后诏书墨迹未干,便只得回心转意,宰相上官仪用他一族性命做了牺牲品,铺垫了二圣临朝时代的开启之路。而当时的天下对双圣临朝的现象并无反感,主要原因也是前朝隋文帝和独狐皇后的范例在先,反而还收拢了对隋朝有所怀恋的遗老贵族。

  如果武后早在比自己还小四岁的李治之前去世,那么除了给李世民当过妃妾算是一段不为当时大众所知的黑历史外,必然会成为民间话本和市井百姓憧憬中,夫妻共掌江山的模范皇后。

  之后武则天能代唐建周,之所以鼎革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动荡和战乱,和在她辅政参政的这几十年里,大量收揽民心、招募亲信也关系巨大。特别是召集寒门人才编撰千卷书籍,密令参决政事,分割相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也是她之后能顺利摄政的政治班底,如留下千古名言「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的名相刘祎之。但更重要的是武则天作为寒门庶族一党的总代理人,在高宗去世后,武后正式成为帝国主宰,由太后而神皇,由神皇而皇帝,执政长达二十余年,事实上也是门阀政治彻底覆灭,寒门庶族职掌天下成为帝国绝对经理人的新时代。单就武则天完成了李世民生前一直想完成的集权事业,就对得起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的历史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从北魏出现的关陇军事集团,为什么历经几个朝代,军事实力依旧那么强大

  许多朋友大概对隋唐历史十分熟悉,想必听过关陇集团这一称谓。说起关陇集团,可是威力巨大,自从北魏末期以来,他们成为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王朝的核心组成,历久不灭,那么是什么让关陇集团如此强大且持久呢?

image.png

  关陇集团的诞生与北魏在边境地带布设的六镇防御体系密切相关。所谓六镇中与关陇集团最密切的,就是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这个武川镇作为北魏当时守边的要地,聚集了大量将领军队,许多武川镇军人出身的人物,在六镇之乱后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例如北周创立者宇文泰即为武川镇将,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的祖父也曾为武川军人。

  这些武川镇出身的军人担负着保卫北魏北方边疆的重任,在北魏前期地位很高,待遇优厚。但随着5世纪末北魏朝廷内部在冯太后主持下的太和改制和孝文帝元宏的改革,鲜卑族加速了汉化的脚步,对待驻扎在北塞的这些老兵族人产生了轻蔑的态度,这一切后来导致了著名的六镇起义,动摇了北魏统治。随着北魏末年的政治动荡,武川镇贵族因为军事征伐的需要逐步来到关中和陇山以西地区,成为关陇集团的前身 。

  但关陇集团能凝聚成一个整体,在于实行了府兵制和胡汉融合的策略。宇文泰将出身武川的军人编成一军,又以武川人统领此军,使当时的西魏政权牢牢握在武川人手中。而由于西魏统辖关陇地区,所以又名关陇集团。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创设了府兵制,以十二大将军、八柱国为其将领,这些人都是武川出身,成为西魏以及后来北周的统治层。

  比如八柱国中有后来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战功赫赫;有隋末李密的祖父李弼,精通战略;也有北周、隋、唐三朝帝后的老父亲独孤信。在当时他们都改为鲜卑姓氏,各自统领所部与东魏——北齐作战。

  关陇集团最初是由陈寅恪先生提出,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曾言:“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说的就是关陇集团强大的根源在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奋进精神造就了灿烂的隋唐世界帝国。

image.png

  在西魏立国之初,国土狭小于西北一隅,面对强大的东魏,只能团结内部的贵族勋臣。因此宇文泰立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在整个集团的外围,由北魏六镇武将、代北武川镇的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豪族如京兆韦缜、河东柳泽、太原郭彦、武功苏椿、河内司马裔、敦煌令狐整等所组成。鲜卑族武将、武川汉族将领和关陇豪杰等于统一在了西魏北周政权下,此举极大巩固了皇权,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到了隋末唐初,关陇集团的内部已经出现了裂隙。史学家黄永年认为关陇集团只是存在于西魏、北周和隋朝初期。到了唐高祖时期的功臣和宰相出身关陇的不及半数,并不能称之为一个集团。但无论如何这一强大的军事集团凭借军事、政治优势辅佐西魏北周统一北方,协助杨坚统一全国,意义重大。它长期存在的价值或许正在于包容多元的民族风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纵横中原的关陇集团是怎么形成的呢,最后又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关陇集团是完成了中华再造的新兴统治阶级,隋唐的辉煌就是他们的作品。

  “关陇集团”这个名词是历史学界陈寅恪先生提出来的。北魏六镇起义之后,尔朱荣借着平叛的机会,整合了一批优秀的豪杰。后来开创了北齐北周甚至隋唐帝国的那些英雄好汉们,都在尔朱荣的麾下听命令。

  当野心勃勃的尔朱荣被北魏皇帝刺杀之后,他麾下的将领们发生了分裂。

image.png

  高欢通过拉拢河北门阀、鲜卑将领、六镇遗民,掌握了大部分的实力,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北齐的前身。

  但是关中以贺拔岳为首的武川军人,不服高欢的领导。不久贺拔岳被刺杀,众将就推宇文泰为首,与高欢分庭抗礼。这就是北周的前身。

  关键的时刻来了,“关陇集团”这个时候开始形成。

image.png

  当时的关中,经过几百年的战乱特别的穷困。而高欢领导的关东地带,却是人口众多、土地富饶、甲兵充足。

  为了自身的生存,也为了对抗那个强大的对手,宇文泰开始了一整套的改革。

  均田令:在北魏的基础上,在关中彻底的贯彻。而关中的残破,给了他合适的土壤。

  府兵制:在各地建立兵府,每个兵府有兵员1500多人。府兵的最高领导,是八个柱国大将军。

  租庸调制:每户自耕农为国家交粮食、服徭役、交布匹的税收体系。

  门阀整合:宇文泰把河东裴氏、河东薛氏、河东柳氏、弘农杨氏、敦煌令狐氏等等的汉族门阀,与鲜卑贵族们通过官职、联姻等等手段,拧成一股绳,真正解决了“永嘉南渡”以来的胡汉对立问题。

image.png

  看看这些措施的效果吧。

  均田令保证了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自耕农,解决了东汉以来豪门控制土地、人口的痼疾。

  府兵制保证了国家有充足的兵员和武装力量,解决了魏晋以来军队私人化的问题。

  租庸调制,解决了几百年乱世税收难的问题。

  门阀整合,才是一系列措施得到实行的保证。在保证大家利益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一个国家治理体系。

  这个国家治理体系,由汉化鲜卑人和关中、陇西、河东等地的汉族门阀组成,他们占据了全部的官职,上至朝廷的柱国大将军,下至县令,全部由他们组成。

  这就是关陇集团。

image.png

  正因为关陇集团是这个政权的全部,所以只要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就会被他们商量着弄下去。

  宇文赟荒唐无道,他们选择了杨坚,于是隋朝美滋滋的建立了;

  杨广想要摆脱他们的控制,重用南方士族,于是隋朝灭亡,李渊开开心心的当皇帝了。

  只要他们不喜欢,随时可以改朝换代,所以才有李世民重用关东豪杰来制衡,李治通过立武则天为皇后来打击关陇集团的代表长孙无忌,武则天大开科举选拔寒门书生。

  最终,在安史之乱后,势力衰弱的关陇集团与关东的“五姓七家”合流,共同撑起唐朝的半壁江山。

  任何事务都有终点,不论是“关陇集团”还是“五姓七家”,都迎来一个叫朱温的男人。在黄河边上,被杀的人头滚滚。

  从此,中国再无贵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人物生平,李虎的人物简介

  李虎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肃秦安),是 十六国时期 西凉开国君主 李暠(一作李皓)五世孙。李暠生 李歆,是西凉第二任君主,史称西凉后主。李歆生 李重耳,李重耳在西凉灭亡后,出仕 北魏,官至弘农太守。李重耳生 李熙,官至金门镇将,曾率领豪杰镇守武川(今 内蒙古武川县),因而在武川定居安家。李熙生 李天锡(一作李天赐),官至宿卫统兵的武官幢主。李天锡即李虎的父亲。

image.png

  李虎早年是太保 贺拔岳的旧部。李虎少时倜傥,有大志,喜好读书而不存章句,特别善于射箭,轻财重义,雅尚名节,因此深得贺拔岳的器重。 元颢进入洛阳,李虎跟随贺拔岳将其平定。李虎因功受封晋寿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官拜宁朔将军、 屯骑校尉。后随贺拔岳击败万俟鬼奴,留镇陇西,累次升迁至 东雍州刺史,不久改任 卫将军。贺拔岳镇守陇右,任命李虎为左厢大都督 (一作左军大都督),并将内外军事委托给他。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遭 侯莫陈悦杀害,李虎哭的很悲痛,诸将谋议拥戴 宇文泰,李虎不同意而星夜直奔荆州,劝说贺拔岳之兄 贺拔胜来接收贺拔岳手下的人马,贺拔胜没有接受他的意见。此时李虎听说宇文泰已经代替贺拔岳统率全体将士,便从荆州往回赶,路过 阌乡的时候,被 高欢手下的将领俘虏,然后给送到洛阳。北魏孝武帝 元修正准备谋取 关中地区,得到李虎欣喜万分,当即任命他为卫将军,并赐给他一大笔财物,派他到宇文泰那里辅佐镇守关中。 后与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恰逢高欢进入洛阳,李虎率军迎接北魏孝武帝到潼关,因功授任骁骑将军,加任仪同三司。同年十二月,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北)刺史曹泥谋反作乱,宇文泰派遣李虎与 李弼、 赵贵前往灵州攻打曹泥。

image.png

  大统元年(535年)正月,宇文泰拥立 元宝炬登基称帝,建立 西魏政权,是为西魏文帝。同月,李虎等人招抚费也头(一作破野头)的兵马,与他们一道攻打灵州,共持续四十天,曹泥坚守不住,于是请求投降。

  李虎后来官至 左仆射、 太尉,赐姓大野氏。大统三年(537年),李虎受封陇西郡公,与安定公宇文泰、广陵王 元欣、赵郡公李弼、河内公 独孤信、南阳公赵贵、常山公 于谨、彭城公 侯莫陈崇因有辅佐之功,故都成为加“柱国”衔的最高武官,号称“八柱国”。

  大统四年(538年),当时西魏与 东魏交战,两国布置的军阵非常庞大,头尾相距很远,从早晨到晚上,双方一共交战几十次,直打得烟雾尘土四处弥漫,相互都看不清楚。独孤信与 李远处在右面,赵贵与 怡峰处在左面,交战过程中都失利,而且他们还不知道西魏文帝与丞相宇文泰身在何处,于是都扔下自己率领的士兵先跑回来。李虎与 念贤等人属于后续部队,看到独孤信等人退却,就和他们一道离开战场。宇文泰因此只好烧掉营帐返回,留下仪同三司 长孙子彦镇守金墉。

  西魏此次攻打东魏,在关中地区留守的兵员很少,前前后后俘虏的东魏士兵都被分散在民间,他们一听说西魏的部队遭到失败,纷纷图谋作乱。李虎等人来到长安,想不出好的对策,便和太尉 王盟、仆射 周惠达等人侍奉太子 元钦出城,到渭北地区驻防。百姓们相互掠夺,关中地区惊扰得非常厉害。在 沙苑之战中被俘虏的东魏都督赵青雀,雍州的百姓于伏德等人趁机造反,占据长安所属的小城,接着于伏德占有咸阳,与咸阳太守慕容思庆各自召集东魏的降兵,以便抵抗从战场上返回的西魏将士。长安主城中的百姓互相组织起来,共同抵抗赵青雀,每天同他交战。大都督 侯莫陈顺袭击东魏的那些降兵,多次打败他们,吓得降兵们不敢出城。

  大统十七年(551年)五月,李虎去世。 北周建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谥号襄。

  隋文帝 杨坚担任北周 相国时,还复李虎本姓李氏。 武德元年(618年),李虎的孙子 李渊受禅登基,建立 唐朝,追谥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陵墓称作永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关陇集团是以宇文家族为首的西魏北周上层统治者组成的政治集团,集团的成员是“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其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徒之事”。晋末丧乱以来,许多文人志士多避难于此,宇文泰军团成员主要是六镇鲜卑,人数亦较少,不论是扩充军事力量还是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都必须而且首先要在文化上与关陇地区的地主阶级取得认同,必须同他们建立起牢固的政治军事同盟。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所谓的关陇集团。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