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到底是什么样的 秀才很难考上吗
2023-05-04 15:20:48

  在古代中国,秀才这个称谓代表着一群地位崇高、有着超越常人学问造诣的人。虽然在文化影视作品中,秀才常常被描绘成清贫、顽固、只会读死书的形象,但实际上,历史上的秀才形象与此相差甚远。

  秀才最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隋朝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制度,出生贫寒但怀有大志的穷困书生们能够进入仕途,得到了统治者的赏识。在明清时期,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主要代表。要成为秀才并非易事,需要长年累月的刻苦学习和三次选拔,分别是县试、府试以及院试。

  县试是一道高门槛,对于出生普通的农户人家来说,许多人苦学多年,甚至连县试都没有通过,这就意味着失去了继续参加后面两门考试的资格。通过县试的考生,开始准备下一门考试府试,前往更高一级的政府所在地参加考试,考试难度意味着有一定的提升。府试仅一年一次,通过府试的考生相比县试,有很大程度上的减少。如果顺利通过前面的县试和府试,接下来就要面对的是院试,难度极大,最高的政权统治者也会过问院试的整个过程。最后能够通过院试的考生,就成为了秀才。

  能够接连通过三场考试,顺利成为秀才的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在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时间里,通过县试的考生总数也只有不到三百万人,而通过院试成为秀才的考生,只有区区四十多万人。这些秀才成为了各地士绅中的名人,在官场之上也都是发挥才能的地方。

  虽然政府不会奖励很多的财产,但考中秀才后,政府给予了许多特权。秀才属于国家的重要人才,在县一级的政府犯法之后,当地的知县都没有权力对其进行处罚定罪,需要向上一级政府请示后才能做出后续行动。成为秀才之后,也享受着大量土地税赋的豁免权,相比于普通的百姓而言,这些特权都是无法想象的。当然,许多乡绅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在自己府上聘请一位秀才当作师爷,或是让其在府上对子女进行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