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科举制度和唐朝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2023-05-05 15:40:45

  宋朝与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有所不同。在唐朝,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还需要参加吏部组织的考试才能得到官职。但在宋朝,只要通过省试和殿试,就可以立即授予官职,因此“学而优则仕”成为现实。

  这样,宋朝的学子们对皇家非常感恩戴德,对读书的热情也异常高涨。为了表彰天下学子的治学志贤,真宗赵恒追封孔子弟子颜回等10人为公爵,封曾参等62人为侯爵,封先儒左丘明等19人为伯爵,树立了榜样。

  为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赵恒执政期间在继承太宗赵光义施行的锁院、封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举考试制度。锁院制度要求考官自接到任命起,必须待在落锁的贡院,不得出门与外界联系,以防止请托事项发生。封弥制度要求考生的个人信息要密封,代之以字号,以防止考官给熟人送人情。虽然考官可以通过辨认笔迹或暗记识别答卷,但是宋真宗赵恒又推行了誊录制度,规定试卷必须由专人誊录成副本,交由考官评阅,以防止考官和考生串通作弊。

  为了防止考官营私舞弊,宋代实行了“别头试”制度,规定考官与应试者有亲戚关系时,必须回避,另派他人主持考试。考试前,应考者的座次必须排好,张榜公布,考试时必须按榜就座,不得移动或调换位置。监门官和巡铺官严格搜查入场者,入场后巡回监察,以发现任何带有作弊嫌疑的行为。

  这些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调动了学子们的读书积极性。它们对于朝廷收纳士人之心、维护封建统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