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如何悟出“老鼠哲学”的?他又是如何在秦国入仕的?
2023-05-10 15:11:11

  李斯在早年曾在楚国担任一名小吏,负责处理文书事务。然而,他辞去官职后,前往荀子门下学习帝王治国之道。虽然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李斯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决定前往秦国寻求官职。那么,他是如何得到秦国的任命的呢?

  据史料记载,在周赧王三十一年(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年),李斯出生在楚国的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关于他童年时期的经历,史料中并没有太多的记载。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的李斯在当地做了一名负责文书工作的小吏,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李斯在厕所里看到一只老鼠吃着脏东西,当人或狗靠近时,老鼠会立即逃走;然而,某天他在粮仓里发现一只老鼠正在吃着贮存的粟米,对人和狗毫不畏惧,十分安逸。这一观察让李斯意识到,“一个人的出路,就像老鼠一样,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老鼠哲学”的道理。

  战国末期,随着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崩溃,许多有才能的人纷纷进入朝廷,追求名利已成为士人阶层的普遍现象。李斯通过领悟“老鼠哲学”,不再满足平庸的生活。然而,当时各国虽然开始广泛选拔人才,但需要个人具备一定的才学,才能打动君主的心。因此,李斯辞去了职务,踏上求学之路。

  李斯首先拜师著名学者荀子,学习帝王治国之道。学成之后,他开始为自己谋求立足之地。当时正值战国末年,除了秦国,其他六国早已衰败不堪。作为一个奉行“老鼠哲学”的人,李斯自然不会选择其他六国,而是决定前往秦国寻求发展。

  在告别荀子时,李斯说:“我听说人生机遇一旦来临就不能错过。此时秦王欲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对于一个平民出身的人来说,正是展现抱负的绝佳机会。如果一个人地位卑贱,却没有追求功名利禄的野心,那与禽兽有何区别?只是白白拥有一个人的躯壳而已。因此,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和贫困之中,却又对他人指指点点、拖延功名利禄的人,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我要西行前往秦国,施展我的抱负和报复心态。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了李斯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正当李斯抵达秦国时,恰逢秦庄襄王去世,嬴政刚刚继承王位。由于秦始皇年幼,政权大权基本上掌握在相邦吕不韦手中。善于寻找机会的李斯决定拜访吕不韦。经过一番交谈后,吕不韦对李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将他提拔为郎官,从而使李斯成功入仕。

  李斯的入仕秦国并非偶然,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机智,在关键时刻抓住了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