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典故出处哪里?在书中哪一部分?
2023-05-29 14:48:58 English

  “乐不思蜀”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它出自于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这个典故的出处是在第54回中,当时蜀汉后主刘禅被曹魏所俘虏,被迫流亡到了南方。在南方的时候,他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变得十分颓废和懒散。有一位名叫诸葛亮的智者看到这种情况后,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让他明白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责任。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很长时间,他开始感到很无聊和单调。于是,他决定离开这个地方去寻找新的乐趣。但是,当他到达一个新的地方之后,他很快就发现那里也有很多的烦恼和困难。最终,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乐趣其实就在自己的家乡,只是因为一时的迷惑而忘记了这一点。

  通过这个故事,诸葛亮告诉刘禅,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状态。他应该回到自己的家乡,重新承担起作为君主的责任,为自己的人民谋福利。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乐不思蜀”这个典故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追求进步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