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神白起:耀眼的名将桂冠下是百万累累白骨
2024-11-07 11:40:08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奇将领,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名垂青史,却也因此背负了“杀神”的恶名。他,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白起。在白起那耀眼的名将桂冠之下,隐藏着的是百万累累白骨,他的军事生涯充满了辉煌与争议。

一、白起的崛起与军事才能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出自芈姓,是楚国白公胜的后裔。他自幼便对军事充满浓厚的兴趣,潜心研读兵法,逐渐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秦昭襄王时期,白起因军功被提拔为将领,从此开始了其辉煌的军事生涯。

白起善于分析敌我形势,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他指挥的战役往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智慧。在伊阙之战中,白起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歼灭韩魏联军24万人,一战成名。此后,他又在鄢郢之战中攻破楚国都城,迫使楚国迁都;在华阳之战中长途奔袭,击败魏赵联军;在长平之战中更是重创赵国,坑杀赵军45万人,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二、白起的“杀神”之名

白起的军事才能和辉煌战绩使他成为了战国时期最耀眼的名将之一,然而,他的“杀神”之名也由此而来。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时期共有200多万军民死亡,而白起一人就杀死了100多万人。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也让他背负了沉重的道德负担。

在长平之战中,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的战术,成功地将赵军围困在长平。在赵军投降后,白起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坑杀40万降卒。这一行为不仅让赵国元气大伤,也让白起“杀神”的名声更加响亮。尽管这一行为在当时被视为军事策略的一部分,但在后世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谴责。

三、白起的晚年与悲剧结局

白起的军事生涯虽然辉煌,但他的晚年却充满了悲剧。在秦国的政治斗争中,白起与宰相范雎结怨。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欲乘胜追击,一举灭赵,但范雎却从中作梗,导致秦军未能如愿。此后,秦军再次攻赵时遭遇挫折,秦王下令白起前往督战,但白起因病难以行走。在秦王的催促下,白起勉强前往,但最终因范雎的陷害而被赐死。

白起在接到赐死的命令后,仰天长叹:“我到底有什么过错竟落得这般结果?”他最终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悲剧的一生。白起的死不仅让秦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将领,也让后世对他的评价趋于两极。

四、后世对白起的评价

后世对白起的评价复杂多样。一方面,他被誉为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其军事才能和战绩被后人广为传颂;另一方面,他的“杀神”之名和坑杀降卒的行为也让他备受争议和谴责。然而,无论后人如何评价白起,都无法否认他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明宪宗朱见深创建西厂的初衷是什么?

  在明朝历史上,西厂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争议的内廷机构。它的创建者明宪宗朱见深,为何会决定设立这样一个机构?这背后究竟有何初衷?  一、神秘案件引发的紧张  西厂的成立,与一系列神秘案件有着直接关系。据《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记载,成化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