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害岳飞的万俟卨:历史长河中的奸佞之影
2025-08-07 14:24:27

在南宋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岳飞之死无疑是最为惨痛且震撼人心的事件之一。而在这场千古奇冤的背后,万俟卨作为直接构陷岳飞的急先锋,其卑劣行径与丑恶嘴脸,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投靠权臣,初露奸佞本色

万俟卨,生于1083年,字元忠(一作元中),两宋之际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他于1112年登第,此后在官场中辗转沉浮,历任相州、颖昌府教授,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尚书比部员外郎等职。然而,这些看似正常的仕途经历,却未能掩盖他内心深处的阴暗与野心。

绍兴初年,万俟卨因抵御曹成有功,被任命为湖北转运判官,后又改为提点湖北刑狱。这本是他展现才能、为朝廷效力的大好机会,但他却未能坚守正道,而是选择了投靠权臣秦桧。秦桧作为南宋时期臭名昭著的奸臣,一心求和,排斥主战派。万俟卨看准了秦桧的势力,依附于他,从此踏上了陷害忠良的不归路

诬陷岳飞,手段残忍至极

岳飞,这位南宋时期杰出的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忠君爱国,为收复失地、保卫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深受百姓爱戴,金军也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却成了万俟卨等奸佞之徒的眼中钉、肉中刺。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一意求和,为达到与金国议和的目的,他们决定除掉岳飞这个阻碍。万俟卨作为秦桧的死党,积极响应主子的号召,承担起了诬陷岳飞的重任。他先是上奏诬劾岳飞,要求罢去其枢密副使之职,但作用不大。随后,他又连上四章,极论岳飞之“罪”。他诬陷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给部将张宪写信,让张宪谎报军情以动摇朝廷,并命令张宪设法让岳飞回到军中;还诬告岳飞在淮西战场迟滞不前,犯有“拥兵逗留”之罪。

为了坐实岳飞的罪名,万俟卨对岳飞施以了惨无人道的酷刑。他采用“披麻问”“剥皮拷”等残忍手段,将岳飞折磨得皮开肉绽、满身是伤。然而,即便遭受如此非人的折磨,岳飞依然义正辞严,痛斥奸佞:“吾无此负于国家!汝等既掌国法,且不可损陷忠臣。吾到冥府,与汝等面对不休。”但万俟卨却置若罔闻,继续严刑逼供,妄图从岳飞口中得到所谓的“谋反供词”。

逼判死刑,铸成千古奇冤

在万俟卨等人的严刑拷打和诬陷之下,岳飞始终坚贞不屈,拒不承认自己“谋反”。但万俟卨并不打算就此罢手,他与秦桧沆瀣一气,在审了两个月也没审出个结果的情况下,召集审案人员,逼他们作出死刑判决。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万俟卨、张俊、秦桧联合上报皇帝,提出以死刑处决岳飞,张宪绞刑,岳云流放。当天,宋高宗赵构草草阅过奏章,挥笔下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依军法处置,由杨沂中监斩,并多派兵将防护。”就这样,一代名将岳飞在大理寺的牢狱中惨遭杀害,临终时满身是伤,年仅39岁。而他的长子岳云与老将张宪也相继被斩杀,岳云年仅23岁。岳飞的家族也未能幸免,妻儿家属被流放到广南、福建等偏远的地方。

遗臭万年,遭受历史审判

万俟卨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天下人的公愤。岳飞被害的消息传出后,杭州人民号啕痛哭,哭声响彻大街小巷。义士隗顺冒着生命危险,在天罗地网中偷偷地将岳飞的尸体从大理寺狱中背出,掩埋于城郊。禁卫军军校施全,手持利刃在望仙桥等候秦桧上朝之机扑杀这位刽子手,虽事未成而身先死,但他的义举却彰显了人们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奸佞之徒的痛恨。

尽管万俟卨在害死岳飞后一度升职为参知政事,但他与秦桧的权力斗争愈加激烈。最终,他被秦桧联手打压,被免职并流放。晚年时,他虽然重新回到朝廷,并在秦桧死后接替了他的职务,但他的恶行早已被世人铭记,遗臭万年。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万俟卨病逝,终年75岁。他被追谥为“忠靖”,但这显然是对“忠靖”二字的亵渎,他终究未能逃脱历史的审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煜为何被称为千古词帝:从亡国之君到词坛巅峰的蜕变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煜的帝王身份常被戏谑为错位人生——他本该是金陵城内醉心书画的闲散王爷,却因兄长早逝被迫登上南唐末代君主的宝座。这位不善权谋的艺术家,最终以违命侯的身份在汴京幽闭中结束生命。然而,正是这段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让他在词坛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