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改土归流的结果和意义:清初改土归流有什么影响
改土归流的结果和意义:清初改土归流有什么影响

改土归流后,部分上层土司不甘心失败,时刻图谋复辟。而有些清军在新地区肆行抢掠,有的流官不善于经理,骤然增加赋税,兴派徭役,自身又贪赃勒索。加之新设营汛部伍大多从邻近地区抽调而来,致使原来地区力量空... [详细]

03月09日 17:57
改土归流的过程: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是如何进行的
改土归流的过程: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是如何进行的

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数次上书,全面阐述改土归流的必要,奏请立即推行。他建议对不法土司用计擒为上,以兵剿为次;使其自动投献为上,勒令纳土为次;既要用兵,又不专恃用兵。以武力相震慑,... [详细]

03月09日 17:53
改土归流的导火索:清朝初年大批土司支持前明
改土归流的导火索:清朝初年大批土司支持前明

广西地区的“改土归流”,自明代中叶以后便逐步开始。它是在土官与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个矛盾,唐、宋以来就长期存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官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广大人... [详细]

03月09日 17:48
改土归流的历史背景:土司制度后遗症日趋严重
改土归流的历史背景:土司制度后遗症日趋严重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有些士官以世... [详细]

03月09日 17:46
秦国郑国渠:史上唯一由外国间谍修建的水利工程
秦国郑国渠:史上唯一由外国间谍修建的水利工程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修建了大大小小无数个水利工程,仅战国比较著名的水利工程就有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魏国西门豹修建的西门渠,韩国人郑国(人名)为秦国修建的郑国渠。然而,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郑国渠是我... [详细]

03月09日 16:13
解密:齐景公为何要强拆名相晏子家的府邸宅院?
解密:齐景公为何要强拆名相晏子家的府邸宅院?

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因为性格互补的原因,在群臣之中最与他合得来的人非名相晏子莫属。所以,闲来无事之时,他总会让人请来晏子,让他陪自己喝喝小酒、爬爬山什么的。当然,有的时... [详细]

03月09日 14:40
大清朝的外交之殇:揭秘清朝功利主义的外交
大清朝的外交之殇:揭秘清朝功利主义的外交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林则徐、魏源,还有徐继畬,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通过与西方人直接交往,认识了西方,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这是中国对西方认识的根本转折。在他们之前,中国人面对周边族群始终有一种文明... [详细]

03月09日 14:14
解密:名将伍子胥为何选择攻打自己的祖国楚国?
解密:名将伍子胥为何选择攻打自己的祖国楚国?

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其祖父伍举因为进谏楚庄王有功而被封为政府高官,其父伍奢也因其卓越的才华而被楚平王任命为太子建的老师。那么,这样一位根正苗红、出身显赫的官三代,为何要逃离自己的祖国,为何后来... [详细]

03月09日 14:09
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手下名将都是些什么人?
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手下名将都是些什么人?

1851年9月,太平军夺取了他们的第一座城池永安州城(今蒙山县)。在此停留的7个月里,洪秀全完成了一系列的军政建设,还封了5个王。东王杨秀清是个烧炭的山民;西王萧朝贵是自耕农;南王冯云山和洪秀全一... [详细]

03月09日 11:30
解密:清朝人“东亚病夫”的称号究竟是怎么出笼的?
解密:清朝人“东亚病夫”的称号究竟是怎么出笼的?

晚清末年,西洋人通过枪炮,打开了中国大门。缺乏自知之明的满清权贵,在西洋强大的炮火前,由顽梗地对西方“说不”,而被迫乖乖“说是”。中国沦为双重殖民之地,作为被统治民族,汉民族陷入“一仆二主”境... [详细]

03月09日 10:33
嘉定三屠简介:剃发令下的一场大规模屠杀行动​
嘉定三屠简介:剃发令下的一场大规模屠杀行动​

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将领李成栋三次下令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 [详细]

03月08日 07:21
解密:莽汉董卓是如何将巧妙巧妙包装自己的?
解密:莽汉董卓是如何将巧妙巧妙包装自己的?

董卓是个人物,以前曾经因为征剿黄巾军不利,涉嫌违法犯罪,可是他却通过巧妙地脱胎换骨,把坏事说成好事。居然一步步入主中央,摇身一变成了国家大员,董卓是如何做到的,又是何人对董卓进行巧妙包装的呢?... [详细]

03月09日 07:21
解密:名将吕布在董卓死后为何不能独当一面?
解密:名将吕布在董卓死后为何不能独当一面?

董卓是汉献帝初期的当权派,被心腹爱将吕布刺死之后,东汉王朝进入后董卓时代,一般人认为随着吕布在董卓部队的影响,以及亲手杀死了董卓,肯定能在东汉王朝露一小脸,最少也能当上大将军之类,把汉献帝拿捏在手... [详细]

03月09日 07:21
揭秘唐高宗李治为何情迷武媚娘 恋母心理在作怪?
揭秘唐高宗李治为何情迷武媚娘 恋母心理在作怪?

贞观二年(628)六月庚寅,李治出生,631年封为晋王。幼年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贞观十七年,皇太子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被贬,遂被立为太子,后即位,时年二十二岁。早在李治还是太子的时... [详细]

03月09日 07:37
解密:宋徽宗为什么要背弃百年盟约而联金灭辽?
解密:宋徽宗为什么要背弃百年盟约而联金灭辽?

宋辽宣和幽燕之战之战前疑云公元1115年,童贯率领20万大军攻击西夏,本来形势大好,但童贯急功近利强迫大将刘法攻击朔方,不得已的情况下刘法出兵,结果中了埋伏,宋军损失惨重不得已退兵。失败挡... [详细]

03月09日 07:36
刘贺是最倒霉荒淫皇帝 开棺瞬间才知古人撒了谎
刘贺是最倒霉荒淫皇帝 开棺瞬间才知古人撒了谎

随着江西海昏侯玉印的出土,历史的真相也浮出水面,墓主人就是昌邑王刘贺,当了27天的皇帝却干了1000多件坏事,被废后,史称汉废帝,后来被封为海昏侯。史书记载他是荒淫无道的代表。比刘贺暴虐、荒淫的帝... [详细]

03月09日 07:16
扬州十日的结果和影响:后人是如何纪念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的结果和影响:后人是如何纪念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记》在史学界影响很大,一些书籍如:《清代通史》《辞源》《辞海》《中外历史年表》《清史编年》等皆予引用。据《扬州十日记》所载,清兵攻破扬州城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肆屠杀,史载:“诸妇女长... [详细]

03月08日 18:08
扬州十日的背后原因:清军为何决定大规模屠杀?
扬州十日的背后原因:清军为何决定大规模屠杀?

要言之,原因有四:1.清朝入关之初,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矛盾、取消苛捐杂税的措施,使沿途百姓多未进行抵抗。1645年,前明降臣孙之獬因自己受到同僚排挤,向多尔衮建议重新采取剃发易服之策,多尔衮认为... [详细]

03月08日 17:58
扬州十日的起因: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城终被攻破
扬州十日的起因: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城终被攻破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满洲、青海藏区、穆斯林地区,并乘势下宁夏,甘肃,丽江,直至扬州。四月十九日,明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 [详细]

03月08日 17:54
扬州十日简介:清军一场报复的性的残酷屠杀
扬州十日简介:清军一场报复的性的残酷屠杀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是指史可法督率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入城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大屠杀。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 [详细]

03月08日 17:4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