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揭秘建文帝被朱棣赶下皇位后到底去了哪里?
揭秘建文帝被朱棣赶下皇位后到底去了哪里?

朱棣的部队进入南京后,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主要有: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燕王“靖难”挥师渡... [详细]

03月04日 18:00
白莲教起义的结果和意义:白莲教起义有什么影响
白莲教起义的结果和意义:白莲教起义有什么影响

五年三月以前,起义军处于发展、壮大阶段。起义军因得到各地人民的支持,所到之处,“有屋舍以栖止,有衣食、火药以接济,有骡马刍草以夺骑更换”,且有各地教徒“为之向导负运”,多次重创清军,嘉庆五年四月四... [详细]

03月04日 17:53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事件始末 谁才是罪魁祸首?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事件始末 谁才是罪魁祸首?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明英宗受到太监王振怂恿,率师亲征“瓦剌”,行至大同班师,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团团围住。十五日,瓦剌首领也先主动遣使到明军方面联系和谈事宜,一面又下令瓦剌军佯... [详细]

03月04日 17:49
川楚白莲教起义经过:白莲教起义是如何发生的
川楚白莲教起义经过:白莲教起义是如何发生的

起义初期乾隆四十年(1775年),河南白莲教支派混元教首领刘松起义失败,弟子刘之协、宋之清等继续于川、楚、陕等地传教。五十八年,刘之协于河南被捕后脱走,清廷通令大索州县,激起民怨。白莲教以&q... [详细]

03月04日 17:48
川楚白莲教起义背景:乾隆晚期土地兼并日益加剧
川楚白莲教起义背景:乾隆晚期土地兼并日益加剧

乾隆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大批流民陆续聚集于川、楚、陕交界的南山和巴山老林地区谋生,众以数百万计。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土地兼并严重,河南、安徽、江西各地出现饥民,川楚陕三省边境地区是一片原始森林地带,... [详细]

03月04日 17:42
川楚白莲教起义:清朝中期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起义
川楚白莲教起义:清朝中期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起义

川楚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4年),指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清起义的事件。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教徒。始爆发于川楚陕边境地区,后波及川、楚、陕... [详细]

03月04日 17:36
花花皇帝朱厚照!揭秘正德帝七大淫乱爱好
花花皇帝朱厚照!揭秘正德帝七大淫乱爱好

终于要说说正德皇帝了。却又不知从哪里下笔。主要是这位叫朱厚照的帝王让我们没法用一个完整的结论去评价他。他到底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还是一个愤青?还是一个有为的“将军”?因为按传统的道德去看他,那真是叛... [详细]

03月04日 17:28
三征噶尔丹的相关评价:有力地打击沙俄的野心
三征噶尔丹的相关评价:有力地打击沙俄的野心

对清朝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战争的胜利,不仅维护、巩固了西北边陲,消灭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而且也打击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准噶尔的野心,对于以后挫败帝国主义勾结利用民族败类分裂祖国的阴谋,捍... [详细]

03月04日 16:53
三征噶尔丹经过:准噶尔部叛乱是被如何平定的?
三征噶尔丹经过:准噶尔部叛乱是被如何平定的?

初次亲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噶尔丹借口追击喀尔喀,率兵3万(一说2万)自库楞湖(今呼伦湖)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兵锋指向北京。清廷命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率兵抗击,失利于乌尔会河(即乌拉桂... [详细]

03月04日 16:39
三征噶尔丹的历史背景:噶尔丹趁草原内乱崛起
三征噶尔丹的历史背景:噶尔丹趁草原内乱崛起

准噶尔兴起准噶尔部是厄鲁特蒙古的分支,明清之际兴起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一带。清朝初年,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及其子僧格曾遣使入贡。僧格弟噶尔丹继位后,依旧向清廷称臣。康熙十八年(1679... [详细]

03月04日 16:32
三征噶尔丹简介:康熙朝一场重要的平叛战争
三征噶尔丹简介:康熙朝一场重要的平叛战争

三征噶尔丹是指中国清朝康熙年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噶尔丹是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 [详细]

03月04日 16:22
解密:清朝的“奴才”地位为何会高过同朝的“臣子”
解密:清朝的“奴才”地位为何会高过同朝的“臣子”

就国民气质而言,清人较之前朝,出现了更严重的退化。如果站在中国大历史的角度概括,可以一言蔽之:明亡清立,中国从一个“臣民之国”倒退为“奴才之国”。了解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在中原汉族王朝... [详细]

03月04日 16:17
东南互保的结果和意义:东南互保有什么历史影响
东南互保的结果和意义:东南互保有什么历史影响

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此事件虽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但同时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其虚弱表露无遗,而各省亦因八国联... [详细]

03月04日 16:14
东南互保的具体协议:东南五省不参与义和团运动
东南互保的具体协议:东南五省不参与义和团运动

1900年6月26日,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同年7月14日,闽浙总督许应骙签订《福建互保协定》。据盛宣怀的《... [详细]

03月04日 16:04
东南互保的经过:李鸿章险些出任中国的大总统
东南互保的经过:李鸿章险些出任中国的大总统

在清室尚未向各国宣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 [详细]

03月04日 16:00
东南互保简介:英美国家同意不侵入长江流域
东南互保简介:英美国家同意不侵入长江流域

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 [详细]

03月04日 15:51
揭秘清朝功利主义外交: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外交
揭秘清朝功利主义外交: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外交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林则徐、魏源,还有徐继畬,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通过与西方人直接交往,认识了西方,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这是中国对西方认识的根本转折。在他们之前,中国人面对周边族群始终有一种文明... [详细]

03月04日 15:34
解密:三国三大君主中为何刘备的心胸最狭窄?
解密:三国三大君主中为何刘备的心胸最狭窄?

历史证明,大凡开国者,一般都注意尚贤任能。刘备屡战屡败,频遭挫折,自然也知道任用贤能的重要。先来谈谈曹操的用人。曹操出于功利的目的,唯才是举,虚怀待人,不惜爵赏,使许多人都甘为其所用。当然,这... [详细]

03月04日 15:13
揭秘刘备一生最大的战略失策 :未早日放弃荆州
揭秘刘备一生最大的战略失策 :未早日放弃荆州

如果刘备和孙权在荆州问题上能互相让步,不再争议,甚至是刘备主动放弃荆州与东吴搞好关系。三国的结局会怎么样呢?荆州之争又为何会成为刘备和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战略失策?一起看看网友三国の陆逊的分析... [详细]

03月04日 14:47
解密:曹操为何重金奖赏杀妻给刘备吃的农夫?
解密:曹操为何重金奖赏杀妻给刘备吃的农夫?

看过《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一定还记得刘安杀妻这个故事。该书卷之四,第三十七回“吕布败走下邳城”一节中写到:“却说玄德匹马往山中逃难,正行之间,背后一军来赶,回头视之,乃孙乾也。相抱而哭。玄德曰:“... [详细]

03月04日 14:37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