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三藩之乱的历史背景:三藩之乱因何最终爆发?
三藩之乱的历史背景:三藩之乱因何最终爆发?

三藩指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辖藩镇。清朝初年,由于清朝统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 [详细]

03月07日 16:43
三藩之乱简介:清初的三藩之乱是如何发生的?
三藩之乱简介:清初的三藩之乱是如何发生的?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廷入关后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后来,驻云南的吴三桂、驻... [详细]

03月07日 16:33
蚩尤部落为何热衷装神弄鬼? 蚩尤部落的兴衰荣辱
蚩尤部落为何热衷装神弄鬼? 蚩尤部落的兴衰荣辱

纵观历史,有以仁德获取君位的,高阳、帝喾就是榜样;有以权谋僭位至尊的,司马懿、尔朱荣就是例子;有以武力开辟江山的,石勒、刘渊就是楷模。但想纯粹依靠“装神弄鬼”来夺取天下而侥幸成功的,几乎不存在。汉... [详细]

03月07日 16:25
解密:清朝的八旗制度由哪三个部分编制组成?
解密:清朝的八旗制度由哪三个部分编制组成?

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 [详细]

03月07日 16:19
解密:清朝八旗军事制度存在着哪些天然的弊病?
解密:清朝八旗军事制度存在着哪些天然的弊病?

从八旗制度诞生之初,其自身就掩藏着致命的弊病,而且这些弊病几乎是无法克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显现直至导致这一制度的最终崩溃。弊病一八旗制度的军事效能仅依赖游猎民族的风俗习性为基础,地方性... [详细]

03月07日 16:01
土木堡之变疑点重重:明朝文官集团成为最大受益者
土木堡之变疑点重重:明朝文官集团成为最大受益者

在《女医明妃传》中,英宗不顾群臣反对御驾亲征,结果由于指挥不当,导致全军覆没,皇帝自己也被俘虏。这个事件就是在历史上很有名的“土木堡之变”。然而,“土木堡之变”却疑点重重,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得知瓦剌的... [详细]

03月07日 15:40
解密: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如何从兴起走向衰弱的?
解密: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如何从兴起走向衰弱的?

禁卫军制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驻京八旗负责皇宫和京师的安全... [详细]

03月07日 15:35
瓦剌人送给大明朝的大阴谋让景泰皇帝措手不及
瓦剌人送给大明朝的大阴谋让景泰皇帝措手不及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前期的一场大动乱。在这次事变中,数十万大军伤亡殆尽,就连御驾亲征的皇帝朱祁镇本人都被蒙古瓦剌部俘虏,在瓦剌军中滞留了整整一年才重新回到京城。在这一年中,为了抗击瓦剌,明朝的大臣们早已... [详细]

03月07日 15:17
八旗制度的相关特点:依靠各个旗主统领各自属下
八旗制度的相关特点:依靠各个旗主统领各自属下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实际上,清代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随着满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并非所有满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后来披甲的人数占满族人口的比例愈来愈小。清太祖、太... [详细]

03月07日 15:21
八旗制度给予八旗子弟的相关待遇:一切旗民优先
八旗制度给予八旗子弟的相关待遇:一切旗民优先

随着八旗制度的日趋健全和完善以及努尔哈赤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先后平哈达,除辉发,亡乌拉,灭叶赫,统一了女真各部,大败明朝官军于萨尔浒,皇太极又在此基础上出征蒙古,平定朝鲜,并与明朝展开了松锦大决战,... [详细]

03月07日 15:11
解密:清朝的八旗制度最初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
解密:清朝的八旗制度最初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 [详细]

03月07日 14:54
“臣妾”一词到底该怎么用?是一种统称 指众男女
“臣妾”一词到底该怎么用?是一种统称 指众男女

《芈月传》里后宫众位佳丽,不论是夫人、良人、美人、八子、长史、少史,逢人便自称“臣妾”,让人忍俊不禁。其实,这是古装剧的一个通病,几乎所有宫廷戏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实在古代,“臣妾”这个词... [详细]

03月07日 14:47
武则天之子李显定陵发现唐代石刻 也曾有无字碑
武则天之子李显定陵发现唐代石刻 也曾有无字碑

无字碑一直被认为是武则天对自己过往功过的一种极端展示方式,这个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女王千百年来也因为无字碑而更加神秘。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在武则天儿子李显的定陵,考古专家也发现了一块无字碑。... [详细]

03月07日 14:31
汉代帝王御寒奢华:花椒涂室保温 大雁羽毛做幔帐
汉代帝王御寒奢华:花椒涂室保温 大雁羽毛做幔帐

寒冬时节,今人御寒方式多样,古人靠什么御寒取暖呢?古时,取暖方式也因人分类,相差悬殊。穷人家里只能用灶灰取暖,条件稍好些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后来演变成火塘,也叫火炕。... [详细]

03月07日 13:39
义和团中的女人战阵:威力最大竟会是寡妇兵
义和团中的女人战阵:威力最大竟会是寡妇兵

从来男人就离不开女人,连捉对厮杀的赳赳武夫也不例外。抡起膀子耍大刀的义和团拳民,无论是在传说的“神话”还是在现实的操作中,都跟女人有某些扯不清的干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和团其实挺忌讳跟女人有什... [详细]

03月07日 12:06
古代智囊制度以初级形式出现:师爷谏议大夫等
古代智囊制度以初级形式出现:师爷谏议大夫等

■智囊制度及其机构早就出现,如门客、谋士、师爷、幕僚、言官、谏议大夫以及翰林院等■古代智囊以智辅政、以智启民,一定程度上增强君王决策可行性,甚至推动文明进化■政治的开明化、规范化以及政治制... [详细]

03月07日 11:33
古代娱乐圈黄金时代是何时:皇帝取艺名亲自登台
古代娱乐圈黄金时代是何时:皇帝取艺名亲自登台

娱乐圈的人在古代被称为伶人,地位比较低下,不受人们待见。但是,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广大演职人员过着幸福快乐为所欲为的生活,可以说是娱乐圈人士的黄金时代。李存勖自幼喜爱音律,爱看伶人演戏。即位... [详细]

03月07日 11:08
唐代就有“三脚猫”叫法吗?其实最早元末明初出现
唐代就有“三脚猫”叫法吗?其实最早元末明初出现

说起三脚猫,可能大家都知道这是个贬义词,正常的猫儿、狗儿哪有三只脚的。生活中只有支撑照相机的三脚架、庙里烧香的巨无霸大香炉——鼎等这些东西是三只脚,从数学的角度讲,这么设计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详细]

03月07日 10:40
西汉的巨量黄金到哪里去了?答案就在海昏侯墓里
西汉的巨量黄金到哪里去了?答案就在海昏侯墓里

秦汉时,黄金为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皇帝赏赐大臣动辄数千斤,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一书统计:高祖刘邦赐金42550斤,惠帝68斤,高后110009斤,文帝12000斤,景帝1102斤,武帝80694... [详细]

03月07日 10:30
溥仪退位之后 皇宫里那么多的太监都去哪了?
溥仪退位之后 皇宫里那么多的太监都去哪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在革命党人的压力下,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被迫宣布退位,结束了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社会。中国没有皇帝了,也... [详细]

03月07日 10:24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