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解密:”魏晋风流”是如何催生出竹林七贤这类人?
解密:”魏晋风流”是如何催生出竹林七贤这类人?

乳糜血的晋,文人士大夫出现严重的精神衰萎。他们主要分成了两类:一类犬儒,石崇那样的行尸走肉。另一类,是隐士,以“竹林七贤”等清流为代表。他们不想与犬儒同流合污,于是采取隐居方式,超然物外。... [详细]

11月30日 15:13
三国谋士贾诩的职场秘诀:带着老板张绣一起跳槽
三国谋士贾诩的职场秘诀:带着老板张绣一起跳槽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是个公司林立的时代,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走马灯似地起落兴衰,而那些应聘找活干的英才和庸才,也在其间走马灯似地转动,跳槽那是免不了的。然而,跳槽也... [详细]

11月30日 14:43
解密: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全国追杀罗贯中满门 ?
解密: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全国追杀罗贯中满门 ?

对于罗贯中籍贯问题,学术界原来有几种说法,如东原说、太原说、杭州说等,这种争论由来已久,其中,东原说、太原说争论最为激烈。目前,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多年研究,罗贯中籍贯东平的结论已成... [详细]

11月30日 14:16
元朝历史上忽必烈为何要先征大理再灭南宋?
元朝历史上忽必烈为何要先征大理再灭南宋?

忽必烈进征大理国向来被描绘成是蒙古对南宋所实施的“斡腹”之谋。然而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却有矛盾之处,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2年(壬子年)从漠北出发征伐南宋,又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3年(... [详细]

11月30日 13:54
解密:书生陆逊为何能够击败”一代枭雄“刘备?
解密:书生陆逊为何能够击败”一代枭雄“刘备?

提起书生,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迂腐怯懦”、“百无一用”等词,而在三国时代,“书生大将”陆逊的横空出世,一改书生的传统形象。谈笑中,他计袭荆州、火烧连营、决胜石亭,不但使万千敌军士卒魂归黄泉,也成了... [详细]

11月30日 13:51
预言奇书《推背图》究竟是什么?推背图是真的吗
预言奇书《推背图》究竟是什么?推背图是真的吗

导读:被称为预言奇书的《推背图》,因其预言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胆战心惊,曾一度被列为禁书。如此神奇的《推背图》究竟讲的是什么呢?千古奇书《推背图》据传是唐太宗时期着名的... [详细]

11月30日 11:28
解密建文帝的结局:朱棣恩师曾奉命赴川寻朱允炆
解密建文帝的结局:朱棣恩师曾奉命赴川寻朱允炆

燕王朱棣的授业恩师朱元璋在位时,浙江金华府兰溪县有个叫唐祥泰的人,担任五经博士、都御使。唐祥泰有3个儿子:唐瑜、唐瓒、唐瑞。唐瑜的先祖,是北宋神宗皇帝时的宰相唐介。... [详细]

11月30日 11:23
古代史上600多个皇帝为何有近一半死于非命?
古代史上600多个皇帝为何有近一半死于非命?

当上皇帝就得少活10年中国过去有句话叫“打天下,坐天下”,有人总结过,说中国历史从秦始皇之后,几千年来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争着做皇帝,第二件事是研究如何保住这个皇位。... [详细]

11月30日 10:29
宋朝如何巩固皇权?揭开宋朝君臣如何运用故事
宋朝如何巩固皇权?揭开宋朝君臣如何运用故事

故事,对于宋朝的官僚士大夫来讲,是仅次于祖宗法的存在。讲求故事,会近追隋唐,远溯秦汉,在方方面面,把故事运用得淋漓尽致。北宋吕夷简欲用故事怂恿仁宗废后,遭到孔道辅驳斥。在《宋史》中,我们可以... [详细]

11月30日 10:25
明朝后期皇帝寿命不长:因永乐帝朱棣有遗传病?
明朝后期皇帝寿命不长:因永乐帝朱棣有遗传病?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但除了太祖、成祖超过六十周岁,其他均不长寿,嘉靖达到六十虚岁,万历达到五十八虚岁,已经算其中较好的,其他皇帝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去世。最短命的天启,只有二十三虚... [详细]

11月30日 10:25
揭秘:汉武帝的时期的丞相为何大多都死的很惨?
揭秘:汉武帝的时期的丞相为何大多都死的很惨?

汉武帝时期,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等十数人曾担任过丞相一职,其中李蔡、庄青翟、赵周都是被迫自杀,而窦婴、公孙贺、刘屈氂则是最终... [详细]

11月30日 10:09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谁是唯一见过他的人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谁是唯一见过他的人

  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建文帝生性“仁明孝友”,受儒家思想影响严重,与其祖父明太祖朱元璋性格截然相反。朱允炆登基后,... [详细]

11月30日 09:44
解密:朱棣建大报恩寺塔是为了“报恩”还是“忏恶”
解密:朱棣建大报恩寺塔是为了“报恩”还是“忏恶”

   永乐皇帝朱棣建造的大报恩寺塔曾在秦淮河畔雄踞了四百余年,是明代南京呈献给世界的“天下奇观”。但这座“中国之大古董”也让后人质疑朱棣建塔的目的,并不是他说的要报... [详细]

11月30日 09:35
解密:永乐帝朱棣为啥要名士方孝孺起草登基诏?
解密:永乐帝朱棣为啥要名士方孝孺起草登基诏?

公元1403年朱棣(明成祖)从阿侄朱允炆(明惠帝)手中夺取皇位后,要向天下人告发一份“登基诏”,朱棣这时要方孝孺给他起草。这难道是朱棣朝中无人吗?不!这里暗藏着朱棣狠毒之心。朱棣早已知道方是... [详细]

11月30日 09:23
宋朝为什么是中国古代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朝代?
宋朝为什么是中国古代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朝代?

南北两宋倡导“文人政治”、“无为而治”,看起来“积弱积贫”、“不堪一击”,却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社会发展、工商业经济、城市建设的鼎盛时期。我前面曾写文章提到,宋朝用全世界区区15%的人口创... [详细]

11月29日 10:59
唐朝性爱文学高手竟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
唐朝性爱文学高手竟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

本博曾介绍过唐朝也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黄色小说、色情小说、性爱小说、一夜情小说(甚至有人认为这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作品,可我不这么认为)《游仙窟》。但是,《游仙窟》毕竟只是一... [详细]

11月29日 10:59
改变大清政局的“叔嫂会”:慈禧跟奕訢说了什么?
改变大清政局的“叔嫂会”:慈禧跟奕訢说了什么?

奕訢的一场号啕大哭,连肃顺等人也被些许感动。不过,奕訢心里也清楚,热河是人家的地盘,自己在这里还是要小心谨慎,夹起尾巴做人;不然,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奕訢在祭奠完后,他在载垣、... [详细]

11月29日 10:55
解密:郑和七下西洋的时候曾征服过哪些国家?
解密:郑和七下西洋的时候曾征服过哪些国家?

在中国古代文明构成中,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游牧文明一样,亦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外来文明的交往中,海上通道与陆上交通都是主渠道。与沙漠和草原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一样,海上丝绸... [详细]

11月27日 16:32
清代“入股”当官:当亲随比当官更容易得到好处
清代“入股”当官:当亲随比当官更容易得到好处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借鬼吏之口说:“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其四种人,无官之责,有官之权。”与纪晓岚同时代的邵晋涵也说过:“今... [详细]

11月27日 17:31
为让儿子当国王而让丈夫关入米仓饿死的女人是谁
为让儿子当国王而让丈夫关入米仓饿死的女人是谁

朝鲜英祖的继妃金氏害死庄献世子,和孙子正祖相斗多年。这当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庄献世子的妻子惠庆宫洪氏。洪氏的是朝鲜宣祖嫡长公主贞明公主的后人,父亲洪凤汉还促成了英祖续妃... [详细]

11月27日 17:3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