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中国古代的“打秋风”:明清官场公开的敛财怪象
中国古代的“打秋风”:明清官场公开的敛财怪象

众说纷纭:“打秋风”起源考提起“打秋风”,很多人都知道,《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故作愚状、出丑露怯,就是因为年关将近,生活窘迫(“秋尽冬初,家里冬事未办”),想通过周瑞媳妇家的关系到荣国... [详细]

11月22日 13:13
古人也有高考情结:中国古代官员回忆科考的艰辛
古人也有高考情结:中国古代官员回忆科考的艰辛

地球人都知道“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古人当官的欲望比我们更强烈。现在想当公务员,上完大学还要参加国考,而过去想做官最少也要考两轮。如果想有更好的发展,后面还有三四轮考试等着... [详细]

11月22日 12:53
古代购房限制:明朝严禁官员在工作地买房
古代购房限制:明朝严禁官员在工作地买房

北京出台了住房调控以来最严厉的购房政策“京版国八条”,规定拥有北京户口的家庭只能购买一套住房,已经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禁止再买住房,没有北京户口的家庭则必须提供五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才允许... [详细]

11月22日 12:46
解密:明朝是如何防治各级官员“车马”腐败?
解密:明朝是如何防治各级官员“车马”腐败?

明朝对官员使用官府的交通工具如车、轿、船、马、驴等,有严格的规定。其出发点除了“定贵贱、明等威”即体现封建等级观念外,还有使官员养成节俭习惯、节省行政开支、减轻民众负担之意。明朝规定高级将领出行须骑... [详细]

11月22日 12:39
史料中的花滑:明朝进入宫廷 清代被封为“国俗”
史料中的花滑:明朝进入宫廷 清代被封为“国俗”

据史料记载,“冰嬉”亦称“冰戏”,早在《宋史》中就曾有记载。“冰嬉”在明朝进入宫廷,并在清雍正、乾隆时期迎来高峰。清代著名画作《冰嬉赋》中曾描绘了滑冰者做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探海等类似如今花样滑冰... [详细]

11月22日 11:23
休假制度源自秦汉:汉代官吏做五日休息一天
休假制度源自秦汉:汉代官吏做五日休息一天

随着气温升高,又到了一年中的休假旺季。我国休假制度起源于官员休假,初多与节令、时令日庆贺活动有关,后渐出独立休假制度。汉代作五休一休假制度,早在我国的秦汉时期就已有之。《... [详细]

11月22日 10:49
明朝科举要看颜值:状元竟因长得丑被降为榜眼
明朝科举要看颜值:状元竟因长得丑被降为榜眼

“来岁锦标先夺得,天街听喝状元声。”高高站在科举功名的金字塔尖,状元身份尊贵、备受荣宠。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考生的最高荣誉。从童试到殿试,状元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 [详细]

11月21日 07:51
揭秘海昏侯墓的七大谜团:墓主人海昏侯究竟是谁
揭秘海昏侯墓的七大谜团:墓主人海昏侯究竟是谁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阶段性发掘成果一经公布,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专家对出土文物的解读,生动地勾勒了西汉王侯的奢华生活场景,但目前仍有多重谜团待解。谜团一为... [详细]

11月21日 06:20
揭秘古代科举考试:才子唐伯虎曾“作弊”?
揭秘古代科举考试:才子唐伯虎曾“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 [详细]

11月21日 07:51
古代科举神秘规定:妓女和优伶后代不许考秀才
古代科举神秘规定:妓女和优伶后代不许考秀才

要实现金榜题名,首先,除了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还要经过重重关卡,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具备参加乡试的资格,特别到了清代,学子必须先通过童试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那时... [详细]

11月21日 07:51
晚清时期的旗人后裔战斗力为何不如市井游民
晚清时期的旗人后裔战斗力为何不如市井游民

明清鼎革之际,满人夺取天下,不能不说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以事实论,灭亡明王朝的并非满洲八旗而是天灾及由此蜂起的农民起义军,而在李自成建立大顺王朝,吴三桂勾结清军入关之际,很可能又是一场瘟疫让... [详细]

11月21日 06:07
宋代为何剩男剩女数量惊人:因男子多准备科举
宋代为何剩男剩女数量惊人:因男子多准备科举

   在宋朝,即使没有朝廷大力号召,男女都很自觉地晚婚晚育,堪称一大历史奇观。说到底,这一切都是科举惹的祸。读书男因考试“失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宋朝是建... [详细]

11月20日 16:20
解密:清朝末期废除科举为何加速清朝的灭亡?
解密:清朝末期废除科举为何加速清朝的灭亡?

政见发布了一篇名为《废除科举加速清朝灭亡?》的文章,介绍某篇新鲜出炉的论文。论文关注的虽是清末废除科举这一史学界老话题,然而使用了社会科学的论证方法令人耳目一新。这篇即将发表在国际顶级... [详细]

11月20日 16:14
解密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殿试考哪些内容?
解密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殿试考哪些内容?

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的殿试,考的是什么呢?这次殿试的题目就是要给皇帝出主意。考试的时间为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一(1904年7月4日),考点... [详细]

11月20日 16:06
解密:明朝初年曾有南京、北京和凤阳三个首都
解密:明朝初年曾有南京、北京和凤阳三个首都

    南京的历史与明朝、与朱元璋有着紧密联系,但又有谁知道朱元璋定都南京其实并不情愿?原来,开封、凤阳等城市一直都是国都的有力竞争者,明朝初期,甚至一度出现中都(凤阳)、南京、北京三个首都的... [详细]

11月20日 16:00
明代流行同性恋 福建已经出现稳固的男同家庭
明代流行同性恋 福建已经出现稳固的男同家庭

   当禁欲运动达到顶点的时候,士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发泄途径,于是男风又重新兴盛起来。明朝《少林十条戒约》规定之中有一条特别刺目——“女色男风,犯之必遭天谴,亦为佛门所难容,... [详细]

11月20日 15:48
明代妇女自杀成风:解密明朝妇女自杀原因
明代妇女自杀成风:解密明朝妇女自杀原因

   明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开始。当时妇女自杀与以往相比出现了光鲜的特点。明代妇女自杀者之众是前代无可比拟的,自杀的起因多种多样,自杀的体例之多也于史罕见。明代妇女自... [详细]

11月20日 15:27
姚启圣千古之骂是怎么回事 千古之骂内容解析
姚启圣千古之骂是怎么回事 千古之骂内容解析

从无史书记载,康熙对姚启圣有过千古之骂之事。而大家知道姚启圣被康熙千古之骂,是因出自于《康熙王朝》的电视剧中。小编为此特地前去了解了来龙去脉,在此对诸位看客,一同探究探究。为何康熙要对姚启圣进行... [详细]

11月20日 15:14
解密:清朝为何会把罪犯流放到八旗崛起的东北?
解密:清朝为何会把罪犯流放到八旗崛起的东北?

  清朝期间,发配到宁古塔的“名门望族”也不计其数。康熙年间,轰动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张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许多无辜人员受到... [详细]

11月20日 14:20
君子六艺中的“御”:战车是先秦时期的“坦克”
君子六艺中的“御”:战车是先秦时期的“坦克”

 在交通上,学会骑马和驾车要比走路节省好多时间,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在战争方面,除了运输上提高效率外,战车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坦克”,在那个阵而后战的时代是冲击对方战斗阵型的强大力量。... [详细]

11月20日 13:3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