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古代女人通过这些手段夜夜留住男人心:胭脂粉黛
古代女人通过这些手段夜夜留住男人心:胭脂粉黛

在古代女人还是相对毕竟保守的,但是古代的女人也有诱惑男人的独门秘技,她们为了争宠常常使出一些特别的手段,而女人想要获得男人的宠爱就要准确把握男人的心理,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女人靠啥勾引... [详细]

07月22日 15:15
老上海女子的风情和风骨:黛玉的身材宝钗的圆融
老上海女子的风情和风骨:黛玉的身材宝钗的圆融

说到上海女人的瘦,这就又要想起张爱玲,她的那种瘦,好像不曾发育完全,是一个女生的样子。美丽园,胡兰成初次见她,竟不知道怎么办,只觉得天地都不对了。张爱玲的母亲黄女士,瘦得楚楚可怜。那日从欧洲的船下... [详细]

07月22日 14:06
古代女性也彪悍:强势老婆在农村热衷的全力游戏
古代女性也彪悍:强势老婆在农村热衷的全力游戏

近来在好几篇文章中读到周公周姥的掌故。大意是说,东晋谢安的妻子刘夫人不许其纳妾,颇好声色的谢太傅很觉不便,家族侄甥便不时在刘夫人面前称《诗经》之“《关雎》《螽斯》有不妒忌之德”,以微讽之。刘夫人知... [详细]

07月22日 13:59
为什么古代称当兵为“吃粮”:有没有褒贬色彩?
为什么古代称当兵为“吃粮”:有没有褒贬色彩?

吃粮,字面上的意思是吃粮食,其实是中国古代一个惯用语,指“当兵”。这一词最早出现于《全唐五代词》卷七《敦煌词》:“十四十五上战场,手执长枪,低头泪落悔吃粮。”十四五岁就到了边疆当兵,手执长枪东战西... [详细]

07月22日 09:49
中国历史上战斗力保持最久的军队 竟是大明军队!
中国历史上战斗力保持最久的军队 竟是大明军队!

中国历史上战斗力保持最久的军队长达三百年!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秦朝,隋朝威风一时,才那么几年就被打兔子一样干掉了。汉朝军事,唐朝军事被大家所乐道,其实也都百年而衰... [详细]

07月21日 18:02
中国首代女飞行员:环美飞行为中国抗战募捐
中国首代女飞行员:环美飞行为中国抗战募捐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战争硝烟四起时,三位年轻貌美的中国女子颜雅清、李霞卿和郑汉英冲破禁忌,以超乎寻常的胆略振翅而上,成为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家。她们在日本侵华期... [详细]

07月21日 16:11
1949年上海整肃“恶意做空”:遇抵抗可就地正法
1949年上海整肃“恶意做空”:遇抵抗可就地正法

行动开始,参与战斗的几百名士兵多数事前不知情,行动前每人收到一只布袋,要求掏空兜内的所有东西,将写有名字的字条投入后,上缴部队。前往证券大楼途中,行动者被告知具体目的地,同时一条严厉的指令被传达:遭... [详细]

07月21日 12:00
“戊戌变法”后慈禧斩七人:缘何只有"六君子"?
“戊戌变法”后慈禧斩七人:缘何只有"六君子"?

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静,江苏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保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六... [详细]

07月21日 11:35
寒山寺《枫桥夜泊》碑千年诅咒:吓跑日本掠夺者
寒山寺《枫桥夜泊》碑千年诅咒:吓跑日本掠夺者

■70多年前,侵华日军为掠盗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煞费苦心■日本人为何会对诗碑如此感兴趣■一桩诡异的命案让松井停止了行动?寒山寺因七绝《枫桥夜泊》才名扬四海寒山寺,坐落在苏州古城西... [详细]

07月21日 11:02
真实中古代的轻功到底是怎么回事?轻功是真的吗
真实中古代的轻功到底是怎么回事?轻功是真的吗

看着武侠片里的大侠,动不动就一个纵身,飞到了高处,甚至有的还能飞檐走壁,脚尖轻踏树尖,就可以一跃数米这样的绝技,让我们不禁拍手说好。可是这毕竟是武侠片,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还有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 [详细]

07月21日 11:17
为蒙元自杀守节的西夏遗民:余阙率军抵抗义军
为蒙元自杀守节的西夏遗民:余阙率军抵抗义军

蒙古灭亡西夏之后,党项人去哪了,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历史迷题。可以肯定的是,一部分西夏遗民或投降或被蒙古俘虏之后,迁徙至华夏各地,被称为唐兀人,是色目人中的一种。作者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位... [详细]

07月21日 10:38
清朝外国人名翻译趣谈:马戛尔尼还是马嘎尔尼?
清朝外国人名翻译趣谈:马戛尔尼还是马嘎尔尼?

   GeorgeMacartney(1737-1806年),是英国政治家、外交家,奉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之命,率领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于1793年抵达中国,欲通... [详细]

07月21日 09:40
《清明上河图》惊现24具尸体:竟暗藏惊天杀局
《清明上河图》惊现24具尸体:竟暗藏惊天杀局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全图824位人物,宽24.8厘米(24.8公分),长528.7厘米(528公分),绢本设色。800多年... [详细]

07月20日 15:15
揭秘中国第一学霸家族:北宋至清共出76名进士
揭秘中国第一学霸家族:北宋至清共出76名进士

千年古村走马塘,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一个经历过千年科举制度的古村,一个崇尚“学而优则仕”的家族,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浮躁,在物是人非社会变迁的破落中,世人为走马塘保留警最后剩余的一份尊重与... [详细]

07月20日 14:19
中法战争怪现象:法军运输需四十天 清军要四个月
中法战争怪现象:法军运输需四十天 清军要四个月

铁路“福音”听不见自古至今,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就是机动力。这就是为什么骑兵通常能战胜步兵,也是蒙古军队以少量兵力横扫大半个欧亚大陆的奥秘所在。海权也好,陆权也好,核心都是机动力。而十九世纪铁... [详细]

07月20日 11:31
刘邦重用韩信的背后:并非爱才而是萧何的面子
刘邦重用韩信的背后:并非爱才而是萧何的面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因萧何的推荐得以成事,又因萧何的诱引被吕后所杀。其实,说韩信被杀也是因为萧何未免有点儿牵强,吕后要杀韩信,萧何又能奈何?再说,杀韩信,难说就不是刘邦的主意!刘邦将韩信由楚... [详细]

07月20日 11:18
秦国历史解密:秦国的郑国渠何以两千年流淌?
秦国历史解密:秦国的郑国渠何以两千年流淌?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两项较大的水利工程——邗沟和郑国渠,分别属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和战国末期的秦国,不过,它们的命运结局却是截然的不同。邗沟,随着修建它的吴国的覆亡,很快失去了它的作用并被后人遗忘,而郑国... [详细]

07月20日 11:13
揭秘义和团干的荒唐故事:谁带支铅笔都会被砍死
揭秘义和团干的荒唐故事:谁带支铅笔都会被砍死

对于义和团运动,我相信很多人和过去的我一样知之甚少(确切的说只知道教科书上的几句评语),也不会认为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不过,在现在这个一切都在发生着剧烈变化的年代,回过头去省视一下一百年前那个同样... [详细]

07月20日 11:06
没落王朝的悲哀:王朝晚期时的胜仗无法得到胜果
没落王朝的悲哀:王朝晚期时的胜仗无法得到胜果

一代政权,即便是到了腐朽没落的时候,它也有一定的能量,开初这个能量会表现出比他的那个掘墓人要强大得多。他们也打过胜仗,但他们却不能够把胜仗化成胜果。这其中的原因实在是耐人寻味。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呢?究... [详细]

07月20日 10:53
悲惨收场的党项人:西夏王朝为何无法步写入正史
悲惨收场的党项人:西夏王朝为何无法步写入正史

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一个以独立王朝身份卓然而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开始出现在中国西北的历史版图上。在纵观西夏历史时,最令我惊讶的是,它以弱小的实力,在长达19... [详细]

07月20日 10:55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