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尔是怎么发现地球不是完全球形的呢?
2023-04-27 10:04:17

  在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李希尔应法国科学院的邀请前往南美洲的卡宴岛,这里的位置靠近赤道,可以清楚地观测火星的冲日现象。在这里不久,李希尔发现带来的天文摆钟出现了怪异的问题,每昼夜慢两分半,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可能发生在这种精确的钟上。经过询问其他旅客,他发现他们的钟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希尔决定调节摆钟的快慢,因为根据钟摆原理,钟摆越长走的越慢,反之则走的越快。于是,他转动了摆锤下的螺丝,将摆长缩短了近3厘米,钟就准确了。

  然而,当李希尔回到巴黎后,发现钟又不准了,这一次是每昼夜快两分半。他只好将摆长放长3厘米,这样钟又恢复了准确度。李希尔很好奇这个问题的原因,于是他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是因为地球不是完全的圆形。

  这个结论是通过他对牛顿力学的应用得出的。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一个完全的球体,但牛顿认为地球是扁的,即扁椭球体。这种扁度被称为“扁率”,它是由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的差异所决定的。牛顿通过力学原理计算出了地球的扁率为1∶230(现在精确计算为1/298.257)。李希尔通过查看世界地图,了解到卡宴岛的纬度为2°,而巴黎的纬度为45°,巴黎比卡宴岛离地心更近。根据牛顿的理论,他计算出在卡宴岛时钟应当缩短2.88厘米的摆长。

  然而,卡西尼家族并不同意李希尔的观点。卡西尼家族是法国天文学界的大家族,曾四代相继担任巴黎天文台台长职务,他们坚持认为地球的形状像一个竖立的鸡蛋,是长椭圆形的。两人因此意见不一,不过后来证实了李希尔才是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