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晚年为何要“病榻问相”?他选择了四位托孤重臣
2023-04-27 11:11:40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故,最终才成功地建立了汉朝,成为了中华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他晚年,他曾经多次考虑要易储,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为了确保汉室江山的传承,他费尽心思安排自己的后事,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病榻问相”。

  在“病榻问相”中,刘邦选择了四位托孤重臣,分别是曹参王陵陈平周勃。这四个人都是忠于汉室江山的,而且各有所长。曹参是刘邦的旧交,他不仅是最早跟随刘邦创业的绝对嫡系,而且在西汉建立之后,长期担任齐国相邦,多次领兵跟随刘邦平叛,颇有才干,以其接替萧何,无疑极为合适。

  而曹参之后,王陵、陈平、周勃三人共同辅政,这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有一些缺点。王陵虽然忠心耿耿,但能力却少有欠缺。陈平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智谋自然毫无问题,但此人虽然忠心,但却较为重私利,缺乏决断力。周勃虽然忠心耿耿,但却缺乏主见,对于一些大事不太擅长处理。但是,这三人联合起来,可以一定程度避免这些问题,而且也能够平衡朝廷的势力。

  在刘邦晚年,他采取了多种措施,以确保汉室江山的传承。首先,他清除了长沙王吴芮以外的所有异姓王,改封刘氏诸王镇守各地,以为皇室屏障,同时与大臣立下“非刘氏不王”的“白马之盟”。另一方面,刘邦清除了吕氏集团在军方的势力,从而确保军权掌握在忠于刘氏的嫡系手中,临终命令陈平、周勃诛杀樊哙便是为此。同时,他也容许在易储事件中暴露出权力欲和政治才能的吕雉干预朝政。

  刘邦晚年为确保刘氏江山的传承,采取了多种措施,可以说,刘邦对刘盈可谓操碎了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