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出身如何?他真的是个没有知识、没有背景的农民吗?
2023-05-08 15:42:17

  刘邦出身其实并不简单,且读书识字、见过世面。

  关于刘邦的家族出身,《汉书·高帝纪》最后一段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刘邦的家族可以追溯到唐时期建立的陶唐氏,后来在春秋时期成为晋国范氏。范氏曾是晋国的重要官职,但在鲁文公时期被迫流亡至秦国,导致一部分后代留在了秦国,成为刘氏。

  据西汉宗正刘向和东汉学者文颖的观点,战国时期,刘氏随秦军征战,但后来被魏国俘虏,使得部分族人留在了魏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氏一部分人随着大梁百姓迁徙至丰地,建立了城邑,刘邦的祖父也被魏国任命为丰公,而刘邦则在楚国的沛县出生。

  然而,到了秦末乱世时期,刘邦的父亲一代已经沦为了普通农民。尽管刘邦在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但凭借祖父曾担任丰公的身份,刘邦的家族在丰沛地区仍保留着一些影响力和声望,这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说刘邦没有接受过教育,显然是不准确的。《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中记载着“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由此可见,刘邦显然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刘邦的家族并不平凡,因为在那个年代,能让家族的子弟接受教育并有识字能力,并非一般家庭可以办到的事情。尽管刘邦并不如那些有学问的士人,但至少他已经算得上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了。

  也许正是因为了解到祖父曾经的荣光,刘邦不愿甘于平庸,而是渴望重新振兴家族。因此,年轻的刘邦离开家门,投奔了他极为敬仰的信陵君魏无忌。然而,当时信陵君已经去世,但他遇到了曾为信陵君门客的张耳正在招纳门客,于是便又拜访了张耳。从此之后,刘邦常常与张耳结伴游历,相处了数月之久。在那个大多数普通百姓一生都难以离开故土的时代,刘邦的见识和阅历显然是属于少数的。

  秦朝时期,亭长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职,通常由已完成服兵役的平民担任。然而,由于亭长需要协助上级官员管理地方,因此对于家族声望和管理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刘邦作为一个家族声望尚存、识字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见识的人,回到家乡后被任命为泗水亭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朱祁镇:被讽刺为大明战神的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刺的说法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位皇帝的统治几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为何呢?  二、朱祁镇的统治与战争  朱祁镇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