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颁发了三十四张丹书铁券,这些功臣们善终了吗?
2023-05-10 14:41:29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封赏功臣时铸造了三十四面免死铁券,并授予了三十四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或其子。然而,正如俗语所说:“引蛇出洞计谋高,免死券是催命符”,这些免死铁券并没有保住这些功臣的生命,相反,大多数人都遭遇了悲惨的结局。

  尽管朱元璋颁发了免死铁券给三十四位功臣,但免死铁券是否有效取决于朱元璋本人的解释。在朱元璋统治期间,已有二十八人或其子孙因各种罪名而被剥夺爵位并被处决,免死铁券也无法保护他们的生命。

  首先是与“胡惟庸案”有关的十九家,胡惟庸案又被称为胡党之狱,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谋不轨”的罪名处决了胡惟庸,并同时诛杀了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这一案件十年后,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又发布了《昭示奸党录》,以指责胡惟庸的同党,导致许多开国功臣或其子孙被牵连而被处决。其中有十四家持有免死铁券,他们是:韩国李善长卫国邓愈之子邓镇、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济宁侯顾时之子顾敬、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营阳侯杨璟、永嘉侯朱亮祖的次子朱昱、临川侯胡美、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此外,南安侯俞通源、六安侯王志、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靖海侯吴祯、汝南侯梅思祖等六人虽然已经去世,但同样受到了“胡惟庸案”的牵连,有的因为已经去世就没有被追究,有的却是家人被杀除爵。

  其次是受“蓝玉案”牵连的四家。蓝玉是明初第二代名将,与太子朱标关系密切,朱元璋曾希望他能辅佐太子朱标。然而,朱标早逝,而蓝玉自视甚高,为了朱家的皇位传承,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欲图谋反”的罪名处决了梁国公蓝玉。同样,许多开国功臣或其子孙也因此案件而被牵连并被处决。其中持有免死铁券的有常遇春的次子开国公常升、东平侯韩政之子韩勋、宣宁侯曹良臣之子曹泰、定远侯王弼。

  另外三家开国功臣因其他重罪而死亡。淮安侯华云龙在洪武七年(1374年)因擅自居住在元朝丞相脱脱的府邸并越级享用元朝宫中的物品,被朝廷下令召回途中去世;德庆侯廖永忠在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因违法使用龙凤等物品被赐死;江夏侯周德兴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因其子周骥与宫女发生淫乱关系,导致周德兴被牵连并被杀。

  还有三家开国功臣直接被朱元璋赐死。与其他家族不同,这三家完全是无辜受害。首先是永嘉侯朱亮祖父子,朱亮祖在广东期间涉及不法之事,朱元璋将其父子逮捕到南京,因持有免死铁券,却被命令用铁鞭抽打,结果导致朱亮祖父子被活活打死。事后,朱元璋声称只是想略施惩戒,但这却意外导致了朱亮祖父子的死亡。其次是冯胜,他被冤无罪地赐死。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对功臣心存猜忌,而冯胜多次违背朱元璋的心意,被召回京师,经过两年时间,没有任何罪行的情况下被处决。第三位是颍国公傅友德,与朱元璋的关系一直紧张,特别是在蓝玉案发生后,傅友德私下发表了多次怨言。于是,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他被朱元璋赐死。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二十九个家族中,朱亮祖和他的长子被"误杀"后,次子也因牵连胡惟庸案而遭受牺牲,因此实际上是二十八个家族受到了牵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