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奇才彭羕:才高命舛的悲剧人生
2025-04-10 15:16:04

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彭羕。他才情出众,本可在乱世中大展宏图,却因性格缺陷和不当言行,最终落得个悲惨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才高遭忌,初入蜀汉崭露头角

彭羕,字永年,广汉郡广汉县人,身高八尺,容貌甚伟,自幼聪慧过人,才学过人且志向远大。然而,他性格高傲自负,恃才傲物,这种性格使得他在益州当地并不受刘璋的重用,甚至遭到排挤和打压。后来,因他人诽谤,刘璋对他施以“髡钳”之刑,将其剃去头发和胡须,戴上刑具,沦为奴隶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刘备入蜀之时。彭羕看中了刘备,决心投靠。他深知庞统在刘备阵营中的分量,便去见庞统,想让庞统引荐自己。当时庞统有客人在场,彭羕径直躺在庞统的榻上,称等客人走了再详谈。庞统忙完后,彭羕又要求一起吃完饭再聊。二人相谈甚欢,庞统十分欣赏他,法正也早知彭羕之才,二人便一同向刘备推荐。刘备亦觉彭羕不凡,多次命他传达军事决定,向诸将交待指令,彭羕奉命称意,备受赏识。成都平定后,刘备任益州牧,提拔彭羕为治中从事,彭羕从平民一跃成为州中高官,开始在蜀汉政权中崭露头角。

骄纵失宠,言行失当惹祸端

彭羕得志后,愈发骄傲自满,行为举止嚣张跋扈。诸葛亮虽表面礼待他,但内心却不以为然,多次密告刘备,称彭羕心志过大,难以保全。刘备敬信诸葛亮,加之观察彭羕行为,渐生疏远之意,将其贬为江阳太守。

彭羕得知将远调任职,心中不悦,前往拜访马超。马超问他为何被外放小郡,彭羕竟口出狂言,大骂刘备是“老革荒悖”,还对马超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长期为寄身之人,归顺刘备后常心怀危惧之感,听到彭羕说出这种话大吃一惊,默然不语。彭羕走后,马超担心惹祸上身,便将彭羕的话写成报告,呈给刘备。

狱中悔悟,终遭诛杀留遗憾

彭羕被逮捕囚禁后,在狱中写信给诸葛亮,表达了自己的悔悟之情。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称自己曾效力诸侯,认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刘璋暗弱,唯有刘备具霸王之器,可与之共图大业,故毅然投奔。他提到在葭萌与刘备相见,指掌而谈,论治世之务,讲霸王之义,献策取益州,刘备早有定见,欣然赞同,遂举大事。他感慨自己本为凡庸,忧于罪罔,幸逢风云际会,得遇明主,志行名显,从布衣擢为国士,窃得茂才。然而,如今却因一时失言,落得如此下场。

彭羕在信中还表示,自己负慈父之恩,罪该万死。至于那句“卿为其外,我为其内”的话,本欲让马超立功北州,与刘备共讨曹操,岂有他志。但马超告发他是事实,他也不怪马超,只怪自己未明己心,令人痛心。他希望诸葛亮能理解他的本心,继续为刘备谋划大业,成就大功。然而,诸葛亮并未因他的悔悟而改变主意,彭羕最终被处死,时年三十七岁。

彭羕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才高八斗,本可在蜀汉政权中大放异彩,却因性格缺陷和不当言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他的悲剧人生警示后人,才华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品德和恰当的言行同样不可或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应时刻保持谦逊和谨慎,避免因一时的冲动和骄傲而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胤祹怎么念:揭开康熙十二子名字读音之谜

  在清朝康熙皇帝众多儿子中,第十二子胤祹的名字读音常令不少人感到困惑。由于其名字较为生僻,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准确发音,甚至在一些影视作品和历史讨论中,也存在着读音不准确的情况。那么,胤祹究竟该怎么念呢?  胤祹名字的读音依据  胤字读音为y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