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与骊姬:一场引发晋国内乱的权谋悲剧
2025-05-19 14:36:01

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的治理下曾有过一段强盛时期,然而,骊姬的出现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晋国长达几十年的内乱,史称“骊姬之乱”。晋献公与骊姬的故事,充满了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与家族悲剧。

骊姬入宫:美色与权谋的开端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决定攻打骊戎,这场战争以晋国的大获全胜告终。骊戎为求和,将两位公主——美丽的骊姬和她的妹妹少姬献给了晋献公。当骊姬被带到晋献公面前时,她身上的异域风情瞬间吸引了晋献公。白里透红的面容、明亮的大眼睛、纤细的腰肢,这一切都是晋献公从未见过的美丽。一夜云雨之后,骊姬成为了晋献公心中无可取代的女人。不久,骊姬便有了身孕,十月怀胎后,为晋献公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奚齐。老来得子的晋献公非常高兴,甚至有意废掉太子申生,立骊姬为夫人。

尽管大臣们对此表示反对,但晋献公并未改变心意。骊姬聪明地察觉到了大臣们的情绪,于是巧妙地表示自己不愿意因私情而废太子,暂时打消了晋献公的想法。然而,这只是她的权宜之计,她心中早已有了让儿子奚齐继承君位的目标,并开始精心布局。

阴谋渐起:离间父子兄弟之情

骊姬深知要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君位,必须先削弱申生和其他公子的力量。她暗中勾结晋献公的内宠优施,再由优施出面贿赂晋献公的两位宠臣梁五、东关嬖五,让他们离间三公子,削弱申生的地位,为儿子奚齐夺位铺路。

梁五、东关嬖五与骊姬勾结后,说服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及公子重耳、夷吾离开京城去边疆守卫。晋献公听从了建议,让申生镇守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是晋国先祖宗庙所所在地),重耳守蒲城(靠近秦国,今山西乡宁县及周边一带),夷吾守屈城(靠近翟国,今山西乡宁及周边一带)。这样一来,留在晋献公身边的公子仅剩下奚齐和少姬的儿子卓子,骊姬的计划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骊姬还利用晋献公年岁已高,身边需有人照顾,而儿子奚齐又太小为由,让晋献公召太子申生回宫。晋献公听信了骊姬的话,虽然没有立即处死申生,但还是把他赶回了曲沃。随后,骊姬又利用一次祭祀的机会,诬陷太子申生试图毒害晋献公。她对太子申生说晋献公曾梦见他的母亲齐姜,让他速去曲沃祭祀一番,回来后把祭祀用的胙肉献给晋献公。申生不疑有他,立刻在曲沃宗庙进行了祭祀,并按照当时的规矩把祭祀后的酒肉分享给亲人,便把这些都送往京城。当时晋献公刚好出外打猎,骊姬把胙肉放在宫中,暗中派人在胙肉中下毒。晋献公回来后,骊姬劝晋献公先检验一下,结果狗和宫中厮役吃了胙肉后都死了。骊姬趁机大哭着说太子残忍,连自己父亲都想杀害去接替他,还说太子这样做是因为她和奚齐的缘故。晋献公听后,对太子申生起了杀心。

太子申生是个大孝子,身背杀父恶名,觉得冤枉,又不想让父亲因骊姬有罪而痛苦,最终决定以死明志,自杀身亡。骊姬害死了太子申生,但并未就此罢手。不久,她又故伎重演,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说他们都是早就知道申生的阴谋,都参与了申生的阴谋。于是,公子重耳与夷吾非常害怕,决定逃亡。重耳逃亡到蒲城、公子夷吾逃亡到屈城。晋献公听说公子重耳与公子夷吾不辞而别,怀疑他们与太子申生真的是早有预谋,遂发兵攻打蒲城。蒲城宦官勃鞮奉命敦促重耳自杀,重耳跳墙逃脱,勃鞮在追过程中仅斩断重耳衣袖,公子重耳最终逃至翟国,躲过一劫。晋献公又讨伐屈城,但未能攻下。

权力更迭:内乱的延续与终结

公元前651年夏天,晋献公因病未能参加由齐桓公在葵丘举行的与各国诸侯的盟会。后晋献公病情加重,嘱托大夫荀息在其去世后担任国相,主政辅佐新君。同年九月,晋献公去世,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然而,骊姬万万没想到的是,奚齐的君位还没坐稳,同年十月,就在晋献公的丧礼过程中,被大夫里克给杀了。奚齐死后连一个谥号都没留下来。

奚齐被杀后,荀息准备以死相报,有人提议可立“卓子”,于是荀息安葬了晋献公,又立少姬的儿子“卓子”为国君,但同年十一月,里克再次杀死卓子,国相荀息自杀相殉。里克又对骊姬进行羞辱、鞭打一番后,将其杀死。晋国大夫里克等人杀死了奚齐和卓子后,派使者到翟国迎接公子重耳,希望拥立他为君,但重耳拒绝了。于是里克转而派人到梁国迎接夷吾。夷吾有意回国,但吕省、郤芮担心信任问题,建议借助秦国的力量回国。秦穆公遂派兵护送夷吾回国。与此同时,齐桓公也率诸侯来到晋国。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骊姬引发的政治动荡暂时告一段落,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被迎回并继位,成为春秋时期晋国第20任君主——晋惠公。

历史反思:权力欲望的代价

晋献公与骊姬的故事,是一场充满悲剧色彩的权谋斗争。骊姬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不惜使用各种阴谋诡计,离间晋献公与儿子们的感情,导致太子申生自杀,重耳、夷吾流亡他国,晋国陷入了长期的内乱。而晋献公,在骊姬的美色迷惑下,逐渐失去了理智,对骊姬言听计从,最终引发了这场灾难。

这场内乱不仅给晋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人们看到了权力欲望的可怕。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可以从古人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智慧,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坚守诚信和正义,不要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权力和欲望如果失去控制,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要懂得怎样才能走得更远,活得更加有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