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狄仁杰如果死在武则天之后,神龙政变是否能继续?
狄仁杰如果死在武则天之后,神龙政变是否能继续?

在狄仁杰去世之后。武则天就被逼宫退位,那么如果狄仁杰在武则天去世之后再去世,武则天还会被张柬之逼宫退位吗?先说结论,如果狄仁杰那个时候还活着,那么他会站在幕后看着张柬之等人逼宫武则天。狄仁杰根... [详细]

02月13日 13:36
春秋时期的晋国,解析曲沃恒叔和晋昭侯的斗争
春秋时期的晋国,解析曲沃恒叔和晋昭侯的斗争

晋国的第一代受封者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晋国位于今天的山西,北方是各族混居的大草原,晋国国内生活着大量戎狄部族。周公制定周礼颁行天下,唯独晋国以戎狄习俗治国而不依周礼,这可以说是西周版的一国两制... [详细]

02月13日 11:48
晋国使者郤克被齐顷公母亲嘲笑,导致了两国一场大战
晋国使者郤克被齐顷公母亲嘲笑,导致了两国一场大战

公元前592年(晋景公八年),晋景公派大夫郤克出使齐国,以实现联齐抗楚之目标。结果却发生了一件怪事,使晋景公的联齐抗楚之策毁于一旦。郤克是个跛脚,到达齐国后,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曹国的公... [详细]

02月13日 11:35
郤克惨烈复仇之战,战后竟要齐国国母当人质
郤克惨烈复仇之战,战后竟要齐国国母当人质

公元前590年3月,因为鲁、齐关系进一步恶化,鲁国不得不“作丘甲”。《司马法》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可见“丘”是当时社会基层组织的名字。“甲”,古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铠甲... [详细]

02月13日 11:33
郤克:春秋时期中期的晋国正卿
郤克:春秋时期中期的晋国正卿

郤克(?-前587年),即郤献子,姬姓,郤氏,名克,谥献,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壮的元帅,郤芮嫡孙,郤缺嫡子。生于世卿之家,而长于阡陌之间。后继父为卿,与赵朔、栾书为至交。前592年,继随会... [详细]

02月13日 11:27
晋国大夫狐偃的儿子:狐射姑的生平简介
晋国大夫狐偃的儿子:狐射姑的生平简介

狐射姑,姬姓,狐氏,字季,一作狐夜姑。晋国大夫狐偃的儿子,晋文公的表弟,曾经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晋文公即位后,封狐射姑到贾,所以狐射姑也叫贾季,贾姓始祖之一。父亲死后,狐射姑担任中军佐。阳处父... [详细]

02月13日 11:03
大唐最后的猛士军团--归义军往事
大唐最后的猛士军团--归义军往事

大漠戈壁,月牙鸣沙,汉唐雄风席卷着西域,丝路驼铃飘荡在边关。敦煌城外东南50里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的莫高窟,已历经一千六百多年的沧桑。洞窟中,琳琅满目的艺术瑰宝仿佛在倾诉着,大自然的鬼斧神... [详细]

02月13日 11:02
晋国最后的忠臣,晋国六卿之一的智瑶
晋国最后的忠臣,晋国六卿之一的智瑶

晋国在灭亡以前,曾经出现过一次转机,“晋国四卿”之一的智伯瑶力图恢复晋国国君的势力,眼看就要成功,结果被赵氏的赵襄子破坏了,最终智瑶反而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晋国智氏和... [详细]

02月13日 10:54
晋国六卿是指什么?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晋国六卿是指什么?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晋国六卿,统指春秋时期晋国的三军将佐,后特指中行氏、范氏、智氏、韩氏、魏氏、嬴姓赵氏六大家族。晋文公回国后建立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 [详细]

02月13日 10:47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仅有一次成功了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仅有一次成功了

清君侧是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历史上明确以“清君侧”为名的军事行动一共有四次,分别是西汉的“七国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元朝的孛罗帖木儿之乱和明朝的“靖难之役”,而这四次“清君侧”,有且... [详细]

02月13日 10:40
吠舍在印度社会地位高吗?吠舍这一阶级来源于什么
吠舍在印度社会地位高吗?吠舍这一阶级来源于什么

佛经里面再三强调它不重视种姓差别,一入佛教,就如众流归海,一切差别不复存在。这样一来,又怎样理解沙门和婆罗门的对立呢?不重视种姓差别这件事实本身就是对婆罗门的反抗,因为婆罗门教是十分重视种姓差别而... [详细]

02月13日 10:36
为何说韩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朵奇葩?
为何说韩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朵奇葩?

韩国初期,从韩武侯开始就出兵攻击郑国,春秋初期郑庄公可是春秋小霸,但到了战国后郑国早已不复当年之盛,被新兴的韩国瞄上了。到韩哀侯时期,灭郑时机成熟,于是韩哀侯出兵一举攻灭了郑国,将韩国都城迁移到了... [详细]

02月13日 10:30
吠舍和印度其他种姓有什么不同之处?一般从事什么工作
吠舍和印度其他种姓有什么不同之处?一般从事什么工作

按照《摩奴法典》的规定,印度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最高种姓婆罗门是祭司种姓,他们是梵天从口中生出来的,所以最高贵、最洁净,肩负着最崇高的职责——学习和传授婆罗门教经典;第二... [详细]

02月13日 10:29
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发展史
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发展史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 [详细]

02月13日 10:28
燕昭王伐齐拓地,让中原各国为之一震
燕昭王伐齐拓地,让中原各国为之一震

燕国是怎样一个存在?历史上以“燕”为国号的国家有很多,比如《天龙八部》中那位一心想复兴“大燕”所谓姑苏慕容复就是鲜卑所建诸多“燕朝”中的一个,但我们今天故事的舞台是战国时代七雄之一的燕国。纵观整个... [详细]

02月13日 10:24
秦灭燕之战:荆轲刺秦王是燕国的垂死挣扎
秦灭燕之战:荆轲刺秦王是燕国的垂死挣扎

秦灭燕之战,公元前226年王翦率领秦军一举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往辽东(今辽宁辽阳)。秦军紧追不放,在衍水(今辽宁浑河)打败了燕太子丹的军队,燕国的主力军队基本被... [详细]

02月13日 10:21
子之之乱:燕国局势混乱,赵国想吞并中山
子之之乱:燕国局势混乱,赵国想吞并中山

自苏秦离开燕国就任齐国客卿,燕国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燕易王哙(公元前333-前314年在位)感到内忧不存外患已解,便只顾荒于酒色,贪图安逸,待到年事已高,就更不肯临朝听政。苏代为齐国出使燕... [详细]

02月13日 10:11
子之之乱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子之之乱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子之之乱是发生在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4年)燕国的一次动乱。燕国在当时列国中比较弱小。燕王哙死,子之被杀,国土被齐国、中山国攻破,几乎亡国。赵国想吞并中山国,不愿燕国就此破灭,赵... [详细]

02月13日 10:07
刹帝利:古印度四种姓之一,其权势颇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
刹帝利:古印度四种姓之一,其权势颇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

刹帝利(chàdìlì)是古印度四种种姓之一。略称刹利。意译土田主。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所以也称“王种”,其先祖为来自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其权势颇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 [详细]

02月13日 09:58
婆罗门的职责是什么?为什么婆罗门是地位最高的
婆罗门的职责是什么?为什么婆罗门是地位最高的

婆罗门由于职责和地位的特殊可享有许多特权。可以免交各种捐税,因为人们认为,婆罗门已经以自己的虔诚行为偿清了这种债务,不得被处以死刑或任何类型的肉刑,因为婆罗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向婆罗门赠送礼物的人... [详细]

02月13日 09:44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