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问答

头条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 [详细]

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是如何从历史中谢幕的?
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是如何从历史中谢幕的?

李善长,这个活跃在明初政坛上的超重量级人物,有着惹人注目的多重身份:朱元璋的淮西老乡;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重要智囊和后勤补给官;明朝开国第一文臣,第一任宰相;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下面趣历史小编... [详细]

03月24日 15:43
在抗元阶段,朱元璋从哪位高人口中得到了九字真言?
在抗元阶段,朱元璋从哪位高人口中得到了九字真言?

朱元璋在抗元阶段,得到了九字真言,这九个字对他的帮助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朱元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历史上也非常的有名,这就九个字是:高筑墙、广积粮和缓称王。那么朱元璋是如何得到这九个字的呢?他得到... [详细]

03月24日 15:41
李善长有可以免死两次的金牌,为何么还是被朱元璋所杀?
李善长有可以免死两次的金牌,为何么还是被朱元璋所杀?

一个朝代能建立光靠开国皇帝一个人是不够的,身边有很多能文能武的人辅佐才能做到,我们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一文一武都有一位最有名的人物,武将非徐达莫属,而这位文将就是趣历史今天要说的李善长。朱元璋建... [详细]

03月24日 15:37
刘伯温已经辞官归隐,胡惟庸为何还要执意将其害死?
刘伯温已经辞官归隐,胡惟庸为何还要执意将其害死?

俗话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说的是我国古代两位著名的谋士诸葛亮、刘伯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

03月24日 15:33
胡惟庸案是一桩冤假错案吗?有说是朱元璋消除威胁的借口
胡惟庸案是一桩冤假错案吗?有说是朱元璋消除威胁的借口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中国最后一个丞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胡惟庸本是一个文人,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同乡,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的... [详细]

03月24日 15:31
明朝建立并非一人的功劳,排名靠前的有哪五大开国功臣?
明朝建立并非一人的功劳,排名靠前的有哪五大开国功臣?

朱元璋建立明朝被认为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实际上明朝的建立也并非朱元璋一人的功劳,还有他背后一众开国功臣所付出的心血。虽然朱元璋称帝以后有屠戮功臣的举动,被后人诟病,但这也说明朱元璋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 [详细]

03月24日 15:25
朱元璋杀了大量开国功臣,为什么唯独放过了汤和?
朱元璋杀了大量开国功臣,为什么唯独放过了汤和?

公元1368年,乞丐皇帝朱元璋在一大帮开国功臣的鼎力相助下创立了明朝,表面上朱元璋给所有的开国功臣们都封了赏。但是背地里,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的命运都很悲惨。朱元璋明里暗里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杀了... [详细]

03月24日 15:21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战功赫赫的汤和为何却不在列?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战功赫赫的汤和为何却不在列?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当时位列国公者共六位。战功赫赫的汤和却不在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地位依次降低。朱元璋开国后也沿... [详细]

03月24日 15:16
汤和为何能在明初得到善终?主要是因他懂得明哲保身
汤和为何能在明初得到善终?主要是因他懂得明哲保身

新的王朝建立之后,有些开国皇帝为了江山的稳定,就开始对开国功臣下手,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比如汉高祖刘邦,就以造反的罪名,先后干掉了彭越、韩信等人,而萧何、张良却得以善终。无独有偶,同为草... [详细]

03月24日 15:13
如果朱元璋没杀开国功臣,那么明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如果朱元璋没杀开国功臣,那么明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中国历史上,但凡作为开国皇帝在夺取天下之后,首先是敕封天下,对于功臣则会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封赏,但是接下来便是卸磨杀驴,鸟尽弓藏,基本上都逃不掉这个怪圈,像刘邦,李世民上台后都干过这样的事情。作... [详细]

03月24日 15:10
朱元璋不识字如何批折子?奏折出现于清朝顺治年间
朱元璋不识字如何批折子?奏折出现于清朝顺治年间

奏折出现于清朝顺治年间,到康熙年间,奏折才正式形成固定制度,也就是说,朱元璋在位期间并没有批阅奏折。而且,朱元璋虽是农民出身,学习的起点也确实很低,但并不代表朱元璋就一直不识字、没有文化。朱元璋小... [详细]

03月24日 15:07
朱元璋是文盲这个说法,在今天看来为何说它是一个谣言?
朱元璋是文盲这个说法,在今天看来为何说它是一个谣言?

朱元璋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出身最为卑贱的帝王,甚至刘邦都不如,朱元璋是真的一穷二白,甚至还当过乞丐。后人在谈论朱元璋时,总会认为他是个文盲,没有任何文化知识,大字不识一箩筐,能建立明朝也是因为运气和个... [详细]

03月24日 15:01
琅琊王氏在汉朝至晋朝结束,这六百多内为何能经久不衰?
琅琊王氏在汉朝至晋朝结束,这六百多内为何能经久不衰?

在司马睿南下建立东晋之后,就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王与马共天下”,排在前面的“王”是指琅琊王氏,后面的“马”则是司马睿。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世家之琅琊王氏在汉朝至晋朝,这六百多年时间内... [详细]

03月24日 14:46
朱元璋不是白手起家,他在初期得益于哪个贵人的相助?
朱元璋不是白手起家,他在初期得益于哪个贵人的相助?

在大家的印象中,朱元璋家境贫穷,小时候给地主放过牛,出家当过和尚,过着四处乞讨的生活。按理说,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财富,没有文化,而且父母早亡的穷屌丝!可就是这样一个下巴很长,额骨凸... [详细]

03月24日 13:52
关于伍子胥的传说有很多,人真的可以一夜白头吗?
关于伍子胥的传说有很多,人真的可以一夜白头吗?

在伍子胥死后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其中伍子胥一夜白头是最出名的,以至于现在都有许多人好奇,人真的可以一夜白头么?伍子胥作为一代名臣为什么会突然逃亡,还如此狼狈,担心过度的伍子胥一夜白头,但也多亏他的... [详细]

03月24日 13:49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孙权为何必须掌握荆州的主动权?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孙权为何必须掌握荆州的主动权?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为了争夺荆州,魏蜀吴三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开始的时候是刘备最先控制的荆州的使用权,但是孙权趁关羽北伐之机,派吕蒙偷袭荆州等地。后来,刘备集结了全国的精锐部队,准备夺回荆州... [详细]

03月24日 13:42
孙权作为东吴的实际控权者,他有个怎样致命的弱点?
孙权作为东吴的实际控权者,他有个怎样致命的弱点?

孙权做为吴国的最好领导和实际控权者,我们必须从知人和用人,对内和对外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去解读这个历史人物,以此来客观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且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孙权是个聪明有智慧,有仁心,有雄心... [详细]

03月24日 13:40
与曹操刘备相比,东吴的孙权晚年为什么会成为暴君?
与曹操刘备相比,东吴的孙权晚年为什么会成为暴君?

纵观孙权一生,少时接手一摊子,跟着刘备,曹操两个老江湖、老英雄作对手,耗死二人,总有些傲气的积累。那会儿君臣分明,君有着绝对的权威,他从十八岁开始,到七十岁去世,都是在群臣的围昧谄润中度过,难免会... [详细]

03月24日 13:38
孙权是因为年纪大了才变得昏庸?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孙权是因为年纪大了才变得昏庸?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曹操一生没有服过几个人,在青梅煮酒的时候,只承认刘备和他是英雄,袁绍、公孙瓒、袁术、刘表这些人统统不入曹操的法眼,然而当曹操多次南征,对东吴始终寸土未得的情况下,感叹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大... [详细]

03月24日 11:57
孙权是一位帝王之才,但他一生中却做错了哪三件事?
孙权是一位帝王之才,但他一生中却做错了哪三件事?

孙权,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孙权是一位帝王之才,曹操曾给孙权这样一个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足以见到曹操对孙权的赞赏。但是孙权一生中做错了三件事,第三件最严重,差点葬送了东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 [详细]

03月24日 11:54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