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真相

头条 为何说诸葛瞻的战略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呢?

为何说诸葛瞻的战略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呢?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乃是历史有名的贤臣,他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很多人对这位贤臣的后代却知之甚少。今天就说说诸葛... [详细]

张居正倒台后,负责抄家的丘橓为何对张居正的家人这么狠毒?
张居正倒台后,负责抄家的丘橓为何对张居正的家人这么狠毒?

万历十二年(1584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荆州的老家被抄,他的儿子们被严刑逼供,长子张敬修自缢,其弟绝食、投井都没死成,被人救下;张敬修的妻子求死不得,竟用茶匕戳瞎了自己的眼睛;活着的女眷被逐一搜... [详细]

08月03日 15:43
赵文华的子孙还朝廷的债接近60年,赵文华到底做了什么?
赵文华的子孙还朝廷的债接近60年,赵文华到底做了什么?

嘉靖年间,奸相严嵩有个干儿子叫赵文华,此人虽有才华,却颇有心计,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赵文华任刑部主事时,因职务之便可预先查看官员弹劾严嵩的奏折,便向严嵩告密,使其设法脱罪并... [详细]

08月03日 15:25
胡旦本有机会当上宰相,为何最后却郁郁而终呢?
胡旦本有机会当上宰相,为何最后却郁郁而终呢?

北宋知名状元胡旦是学霸,曾被家长百般宠溺,无底线地在亲友圈中花式炫耀;老师把他当作正面典型,各种表扬;他还常给同学们做励志演讲,题目是“科考不当状元,当官不当宰相,就是虚度此生”。走上工作岗位... [详细]

08月03日 15:15
李廷机多次请辞还乡,为何最后却被封为“庙祝阁老”?
李廷机多次请辞还乡,为何最后却被封为“庙祝阁老”?

从古到今,因工作不顺心而辞职的大有人在。刘知幾和吴兢是唐代官方修史机构中的杰出公务员,曾合作修撰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实录。两个热爱史学的青年未来可期,但彼时史馆的风气不怎么样,高层政治斗争蔓... [详细]

08月03日 14:51
雍正都是如何选任官员的?为何对外貌要求那么高?
雍正都是如何选任官员的?为何对外貌要求那么高?

雍正登基时已四十几岁,不算年轻,但对驾驭整个官僚机器的能力仍自信满满。官员任免一直是治国的关键问题之一,雍正打破了清代的一些人事规章制度,说:“朕用人原只论才技,从不拘限成例。”他认为任用官员... [详细]

08月03日 14:36
北齐多次进行反腐行动,为何贪腐却越发严重了?
北齐多次进行反腐行动,为何贪腐却越发严重了?

北齐王朝的实际创建者高欢是个“反腐激进分子”,战事稍平后便绞尽脑汁地削弱勋贵的权势,找借口将他们降职或调任闲职。他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所以暗中指使东魏御史台弹劾最有权势的勋贵元坦、司马子如,... [详细]

08月03日 14:32
体态不佳的安禄山为何那么受唐玄宗的青睐呢?
体态不佳的安禄山为何那么受唐玄宗的青睐呢?

安禄山靠砸钱官至顺化州刺史后,将“魔爪”伸向朝廷大员,于是出现“无人不夸安禄山”的盛况,连唐玄宗也开始注意他了。公元742年,安禄山升任平卢节度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顶级高官”。公元743年正... [详细]

08月03日 14:28
救驾有功的张琼,为何会羞愧的撞柱而死?
救驾有功的张琼,为何会羞愧的撞柱而死?

北宋立国不久,宋太祖就接到一份密奏,内容一目了然:陧州刺史李谦溥手下大将刘进与北汉朝廷暗通款曲,预谋叛乱,并称已截获其私通北汉的蜡丸密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对于刘进这个... [详细]

08月03日 14:21
清朝时有名的《申报》,里面都有哪些内容呢?
清朝时有名的《申报》,里面都有哪些内容呢?

即使排除官方邸报与塘报,《申报》也不算中国最早的报纸。从西方“新闻纸”的角度,在1872年《申报》创办前,上海租界已有两家英文报纸和一家中文报纸。不过,《申报》的确是中国真正面向公众且比较成功的报... [详细]

08月03日 14:08
三次会试都没中的刘大鹏,身为“小人物”贡献却不小
三次会试都没中的刘大鹏,身为“小人物”贡献却不小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太原秀才刘大鹏正好进京赶考。他来自小地方,不知会试特别重视字迹端正,尤其是试题范围超出了四书五经的内容,所以成绩并不理想,落第回家后当起私塾先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 [详细]

08月03日 13:49
道光皇帝也赞成禁烟,为何反而责怪林则徐呢?
道光皇帝也赞成禁烟,为何反而责怪林则徐呢?

鸦片战争折腾了两年,以清廷向英国全面妥协而告终。事后琦善最受诟病,“汉奸”罪名压得他一辈子抬不起头。琦善后来得到起用,最恨的人就是林则徐—如果不是当时还在广州的林则徐(虽然已被罢官)怂恿广东巡抚告... [详细]

08月03日 13:45
殿试前十的范鸣琼为何要改名“范鸣和”呢?
殿试前十的范鸣琼为何要改名“范鸣和”呢?

南宋宋高宗年间,浙江绍兴有个叫钱唐休的读书人,才学横溢,在当地颇有声望。当时的宰相是主战派代表赵鼎,他上任伊始就积极筹划抗金大计,号召天下举荐贤才。值此良机,钱唐休被举荐给赵鼎。不巧的是,当时... [详细]

08月03日 11:43
面对英法联军的逼迫,为何咸丰皇帝却坚决不迁都呢?
面对英法联军的逼迫,为何咸丰皇帝却坚决不迁都呢?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咸丰带着皇后、懿贵妃等后宫女眷和一批亲王大臣,仓皇逃往热河。在他看来,大清山河飘摇,南有太平天国,北有英法联军,长江以北四省又有捻军,自己很可能成为亡国之君。《中英... [详细]

08月03日 11:39
古代的冷宫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没有“冷宫”的匾额呢?
古代的冷宫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没有“冷宫”的匾额呢?

长门宫原名长门园,原属陈阿娇的母亲馆陶长公主。长公主为保自己的“面首”,把此处献给武帝作为去顾成庙祭祀时的行宫,武帝非常喜欢,将之更名为长门宫。陈阿娇被废后住在这个远离长安的离宫,宫宇虽也富丽堂皇... [详细]

08月03日 11:24
李渔是如何靠着一个戏班红遍大江南北的?
李渔是如何靠着一个戏班红遍大江南北的?

如今明星走穴已司空见惯,但若说起“走穴”的祖师爷,则非明代戏剧家李渔莫属。他的横溢才华使历代文人仰慕,却也有人瞧不起他,比如同侪袁于令对他的评价—“性龌龊,善逢迎,游缙绅间,其行甚秽,真士林所不齿... [详细]

08月03日 11:21
清朝时的赌神刘学询,他的一生都有哪些传奇经历?
清朝时的赌神刘学询,他的一生都有哪些传奇经历?

“大清赌王”刘学询12岁时就在家中挂出“不扫一室”的条幅,“扫天下”的雄心壮志展露无遗。他还有个绰号叫“刘三国”,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一生叱咤风云,纵横白道、红道、黑道与官场、商场... [详细]

08月03日 11:16
唐玄宗目光狭隘,用毗伽公主和亲最后埋下祸根
唐玄宗目光狭隘,用毗伽公主和亲最后埋下祸根

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突厥第二汗国在漠南的阴山一带崛起,不断发展壮大。公元696年,契丹举兵侵犯大唐边境,突厥的墨啜可汗派兵协助大唐退敌,事后被武则天封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确定了大唐与突厥... [详细]

08月03日 11:11
古代教师节都有哪些习俗?古人又是如何过的?
古代教师节都有哪些习俗?古人又是如何过的?

早在古代便有类似“教师节”的节日,那便是圣人孔子的诞辰和塾师生日。在这样的日子,东家都会向塾师致送“节敬”。我国的教师节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黄宗羲在《与... [详细]

08月03日 10:37
身为抗倭英雄的胡宗宪,为何会贪扣军饷呢?
身为抗倭英雄的胡宗宪,为何会贪扣军饷呢?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胡宗宪临危受命,出任浙江巡按御史,他出发前立下誓言:某此行,不擒汪直、徐海,靖东隅,誓不回京。说到做到,他来到浙江后,整肃军纪,训练士兵,在短时间内打... [详细]

08月03日 10:18
孟尝君广收门客,为何最后下场却并不好?
孟尝君广收门客,为何最后下场却并不好?

战国后期,养士之风盛行,很多诸侯公卿将网罗人才、礼贤下士作为展示实力和名望的手段,其中齐国的孟尝君最具代表性,但他的做法一定值得效仿吗?追随孟尝君的门客数不胜数,而他“来者不拒”,几乎不问门客... [详细]

08月03日 10:14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