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投笔从戎:大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控制西域
2024-11-05 10:42:39

在中国历史上,班超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投笔从戎的壮举,不仅实现了个人抱负,更为大汉王朝重新控制西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班超,字仲升,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和妹妹班昭也都是著名的史学家。然而,班超的人生轨迹却与他的家族传统截然不同,他选择了投笔从戎的道路,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和军事家。

少年时代的志向

班超自幼勤奋好学,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依然广泛涉猎历史典籍。然而,他对文字工作的兴趣并不大,内心更向往的是像张骞傅介子那样出使西域,为国立功。西汉武帝时的张骞和昭帝时的傅介子都曾出使西域,为促进汉朝同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巩固边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班超立志要像他们那样,建功立业,封侯拜将。

投笔从戎的抉择

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任命为校书郎,赴任时,班超和母亲也随同一起到了京都洛阳。为了维持家用,班超接受官府雇佣,做抄书工作。然而,这种庸庸碌碌的生活让他感到不满。有一次,他投笔长叹说:“男子汉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才有出息!怎能够成年累月在笔砚间混日子呢!”周围的人听到班超这一番感慨,都讥笑他。但班超内心坚定,不为所动。

出使西域的壮举

公元73年,班超终于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汉明帝派大将军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军出征,担任窦固手下的代理司马官职。由于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得到窦固的赏识,于是派他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

班超的第一站是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鄯善王起初对他很恭敬,但几天后,匈奴也派使者来同鄯善国联络。由于匈奴使者的从中挑拨,鄯善王对班超的态度渐渐冷淡起来,并且产生了敌意。班超发觉以后,立刻召集同行人员,说明情况,研究对策,最后决定先下手为强,杀死匈奴使者,降服鄯善王。他率领36人,趁着夜色和大风,放火焚烧了匈奴使者的营舍,然后趁势杀掉所有匈奴使者。班超把300个匈奴使者的首级送给鄯善国王看,鄯善国王恐惧不已,最终决定派王子做人质,与东汉交好。

此后,班超继续出使西域诸国,帮助它们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他每到一处,都用自己的言行彰显大国国威,让四方畏服。在于阗国(今和田),他杀死匈奴的监护使者,迫使于阗国王归属东汉。在疏勒国(今新疆喀什),他废掉亲匈奴的国王,立原疏勒国王的侄子为王,获得了疏勒国民的拥护。

经营西域的辉煌成就

班超在西域活动了31年,从40岁出使西域,到71岁回到洛阳。他恩威并用,使西域50多个小国都同东汉恢复了外交关系,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各民族的友好。公元91年,东汉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班超为都护(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公元95年,汉和帝下诏褒奖班超功劳,封他为定远侯,后人称他为“班定远”。

班超的投笔从戎,不仅实现了他个人的抱负,更为大汉王朝重新控制西域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班超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让后人永远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