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周勃及其“汗流浃背”的典故
2024-11-09 12:21:38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人物,他们或以文治武功著称,或以品德才情扬名。周勃,便是西汉时期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西汉的开国将领、宰相,更因一段“汗流浃背”的典故而被后世铭记。

一、周勃的生平简介

周勃,原是河南郡卷县(今河南原阳旧原武西北)人,后来迁移到泗水郡沛县。他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将领和宰相,同时也是周亚夫之父。周勃早年曾以编织制作养蚕器具为业,也曾在乡里协助人办理丧事,吹管奏挽歌。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毅然投身革命,以中涓的身份跟随刘邦起事。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周勃屡建奇功,先后被刘邦拜为虎贲令、武威侯。西汉建立后,他更是数次随高祖刘邦率兵平叛,因功被封为绛侯,拜太尉。

二、周勃的功绩与地位

周勃以质朴刚强的性格获得高祖刘邦的信任,被认为是最终可以安定刘氏的人。在刘邦去世后,吕后篡权,周勃与陈平定计,外联诸侯诛灭了吕氏,共同拥立汉高祖之子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在文帝时期,周勃曾两度任相,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能。他的功绩和地位,在西汉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汗流浃背”的典故

“汗流浃背”这一典故,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一天,汉文帝想了解国家与人民百姓的事情,于是把右丞相周勃找来,问他:“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判决的大大小小案件一共有多少件?”周勃一听,顿时愣住了,低着头回答说不知道。他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因为他还是回答不出来。相比之下,左丞相陈平却从容不迫地回答说,这些事情都分别有掌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问财务的事,有内史,只要把他们都找来一问就知道了。这一对比,更加凸显了周勃在那一刻的尴尬与无助。

四、周勃“汗流浃背”的原因

周勃之所以会“汗流浃背”,主要是因为他作为右丞相,却对国家大事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掌握。面对汉文帝的提问,他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这既反映了他对政务的疏忽,也体现了他面对皇帝时的紧张与恐惧。此外,周勃作为一位武将出身的政治家,在文治方面可能确实存在一定的短板,这也使得他在面对这类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刘备伐吴背后的难言之隐:不止因为义弟关羽被害

  在三国历史中,刘备伐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许多人认为,这场战役的起因是刘备为了给义弟关羽报仇。然而,实际情况远比表面上看到的复杂得多。  一、关羽被害只是导火索  关羽被害确实是刘备伐吴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关羽作为刘备的重要将领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