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险些无后,侍妾生子延续香火
2025-02-19 11:10:58

在中国历史上,包拯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官员,他以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包拯在晚年时曾面临无后的危机,幸得侍妾孙氏为其生下一子,取名为包绶,才得以延续香火。

一、包拯的家庭背景与早年经历

包拯出生于一个典型的耕读持家家庭,家境优渥,并非如民间传说中所言早年丧父丧母,由长嫂抚育长大。他自幼便一心只读圣贤书,立志科举入仕。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然而,他个性独特,因不愿远赴江西修水任职,而选择留在家中侍奉双亲。直至父母相继过世,守孝三年后,他才于景佑四年(1037年)出任安徽天长县令,正式开其政治生涯。

二、包拯的婚姻与子女情况

包拯一生共娶过两位夫人和一位侍妾。原配张氏与包拯感情甚笃,但婚后仅一年便因病去世,且未留下子嗣。为了延续香火,包拯续娶了官宦人家的千金董氏为妻。董氏不仅贤良淑德,还为包拯生下长子包繶及两个女儿。然而,包繶在婚后不久便因病去世,留下年仅几岁的幼子包文辅。包拯晚年丧子,心中悲痛万分。但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几年后,包文辅也因病夭折,包拯几乎陷入无后的绝境。

三、侍妾孙氏生子,包拯香火得以延续

在包拯面临无后危机时,妻子董氏为了包家的香火,偷偷将自己的侍女孙氏送到包拯的床上。然而,包拯得知后却恼羞成怒,将孙氏赶回了娘家。殊不知,此时的孙氏已经怀上了包拯的孩子。长嫂包崔氏得知此事后,背着公婆,偷偷派人送钱财衣物接济孙氏,并在孙氏生下孩子后,将其偷偷抚养在自己房中。

直到包拯六十岁大寿时,包崔氏才将还在襁褓中的孩子送到包拯面前。包拯见状大喜,为孩子取名为包綖(后改名包绶),并接回了孙氏,给予了她名分。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四年后,包拯便因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四、包绶的成长与成就

包拯去世后,宋仁宗亲往灵堂吊唁,看到包拯一家孤儿寡母的景象,心生同情。因此,包绶在年仅五岁时便被授为太长寺太祝,并记录在案。然而,长嫂包崔氏认为久居京城对包绶的成长不利,于是举家迁回合肥,为包绶请了老师,悉心教导。后来,包绶不负众望,成长为一代名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