毌丘俭:三国后期魏国的忠勇名将
2025-05-26 11:06:51

在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曹操刘备孙权等雄主,以及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谋士名将,还有许多虽名气稍逊,却同样有着非凡经历和重要影响的人物,毌丘俭便是其中之一。他活跃于三国后期,是魏国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将领。

一、出身与仕途起步

毌丘俭,复姓毌丘,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他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毌丘兴在曹魏政权中担任武威太守,讨伐叛逆势力,安抚归服的民众,开通了黄河以西地区,功绩仅次于金城太守苏则。因讨伐贼寇张进以及平定胡人叛乱有功,被封为高阳乡侯,后来入朝担任将作大匠。

毌丘俭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起初担任平原侯(曹叡)文学掾。曹丕去世后,曹叡继位,毌丘俭凭借与曹叡早年的交情,备受亲近优待,仕途平步青云,先后出任尚书郎、羽林监、洛阳典农中郎将等要职。在洛阳典农中郎将任上,当时曹叡征调农民去修建宫殿,毌丘俭上奏疏劝谏,认为当今天下急需铲除的是吴、蜀两个敌寇,急需做的是解决百姓的衣食问题,若这两个敌寇不被消灭,士兵百姓挨饿受冻,即便把宫殿修建得再宏伟漂亮,也没有什么好处。这充分展现了他以国家社稷为重,心系百姓的思想。

二、军事成就:远征辽东与高句丽

毌丘俭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辉煌的战绩。青龙年间,魏明帝打算讨伐辽东,因为毌丘俭有谋略和才干,便把他调任为幽州刺史,加封度辽将军,持有朝廷符节、护乌丸校尉。他率幽州诸军到达襄平,屯兵辽隧。当时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率众王护留等人,以及从前追随袁尚逃奔辽东者,率领五千多人向毌丘俭投降。寇娄敦派弟弟阿罗等人朝纳贡,朝廷封赐前来的首领二十多人为侯为王,又赐给车马锦缎等各有等级。然而,公孙渊出兵迎战,毌丘俭首战受挫,率军撤回。

次年,魏明帝派太尉司马懿统领中军及毌丘俭等部数万人讨伐公孙渊,最终平定了辽东。毌丘俭因在此战中立下战功,被封为安邑侯,食邑三千九百户。

正始年间,高句丽多次进犯边境,毌丘俭督率诸军步、骑兵一万人从玄菟分道出击,讨伐高句丽。高句丽国王宫率领两万步兵和骑兵,进军到沸流水边,毌丘俭与他在梁口展开大战,宫接连战败逃走。毌丘俭于是采用束马悬车的办法,登上丸都,血洗了高句丽的都城,斩杀和俘虏敌军数以千计。高句丽有个叫得来的沛者(官名),多次劝谏宫,宫不听从他的建议,于是绝食而死,全国人都认为他很贤能。毌丘俭命令各军不要破坏他的坟墓,不要砍伐他墓旁的树木,俘获他的妻子儿女,都释放遣送回去。

正始六年,毌丘俭又讨伐高句丽,宫逃到买沟。毌丘俭派玄菟太守王颀追击,行军经过沃沮一千多里,到达肃慎氏的南部边界,刻石记载功绩,在丸都山上刻字,在不耐城作铭文。这次征讨,斩杀和收降八千多人,论功行赏,被封侯的有一百多人。毌丘俭还穿山开渠用于灌溉,百姓都依赖这些水利设施获利。他两次远征高句丽,不仅沉重打击了高句丽的势力,还极大地扩张了魏国在东北地区的疆域,使魏国的势力远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将朝鲜半岛岭东濊貊地区、东南辰韩国领土也归入了乐浪、带方二郡,收复汉四郡全境,另拓地数千里,为魏国的边疆稳定和领土扩张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政治立场:忠于曹魏,反抗司马氏

毌丘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是一位忠于曹魏政权的忠臣。正元二年,当时权臣司马师废黜魏少帝曹芳,还杀害了毌丘俭的好友夏侯玄、李丰等人。毌丘俭对此深感不满,他认为司马师的所作所为是对曹魏政权的公然挑衅和破坏。

在巨大的政治压力和个人情感驱使下,毌丘俭决定举兵反抗。他假称皇太后的诏命,历数大将军司马师的罪状,布告诸郡,举兵反叛。他胁持淮南一带镇守其他军屯的将士及官吏百姓都进入寿春城,在城西筑造祭坛,血结盟立誓,分出老弱者留下守城,自己则与文钦亲自统帅五六万大军渡过淮河,西行到达项地。

然而,毌丘俭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大将军司马师率兵驻扎汝阳,派监军王基率前锋诸军据守南顿守候叛军。司马师下令各路军队都坚守壁垒不得与叛军正面交战。毌丘俭、文钦等前进不能与朝廷军队决一胜负,后退又怕寿春遭到袭击,从而无处托身,计谋不知所出,进退不知所为。淮南将士,家乡都在北边,众心沮丧涣散,投降的前后相继,只有淮南新近归属的当地农民愿意为他们打仗。大将军司马师派充州刺史邓艾统帅泰山郡诸军数万人到乐嘉,显示软弱以诱使毌丘俭、文钦出击,大将军司马师很快率军从洙地来到。文钦不知是计,果然想趁夜袭击邓艾等人,恰好天亮,见对方兵马强盛,忙撤回军队。司马师派勇猛骑兵穷追不舍,大破叛军,文钦逃走。当天,毌丘俭听说文钦战败,恐惧而连夜逃走,部众随即溃散。等到了慎县,毌丘俭身边的士兵逐渐抛弃毌丘俭逃走,毌丘俭和小弟毌丘秀及孙儿毌丘重三人藏身于水边的草丛内。安风津都尉的部民张属就地射杀了毌丘俭,将其首级传送京都。张属被封为侯。毌丘秀、毌丘重二人逃入吴国。毌丘俭的儿子毌丘甸任治书侍御史,他预先得知毌丘俭的图谋即将实施,于是私下出城带领家属逃向新安灵山上。朝廷另派军队攻下灵山,诛灭毌丘俭的三族。

四、历史评价

毌丘俭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品质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裴松之注引《魏书》称其“志存国家,临难不苟”,陈寿评其“忠勇奋发,惜乎不达权变”。在三国后期,司马氏篡魏的浪潮中,毌丘俭是少数敢于挺身而出,反抗司马氏专权的人之一。他的反抗虽然失败了,但却展现了他对曹魏政权的忠诚和对正义的坚守。

从军事角度来看,毌丘俭远征辽东和高句丽的战役,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他能够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制定出合理的作战计划,并且善于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他的军事行动不仅为魏国扩张了领土,还增强了魏国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力,对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毌丘俭也有其局限性。他在政治斗争中缺乏足够的权谋和手段,面对司马氏强大的势力,他的反抗显得有些孤立无援。而且,他在举兵反抗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形势的变化,最终导致了失败。

毌丘俭是三国后期魏国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军事成就和忠诚品质值得我们铭记,他的失败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历史的长河中,毌丘俭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了正义和忠诚而不懈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