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将领曾密谋与英美媾和:苏联被“谢绝入场”
2021-09-06 11:58:05

  不请自来的古怪访客

  有关这批特工活动情况的记载极为罕见,因为涉及“日出行动”的多数档案被规定75年后方可解密。至今,人们只能从部分当事人的回忆录中了解其中的些许细节。

  “日出行动”总共包括三轮谈判,前两轮的情形外界无从知晓,至于1945年3月19日在瑞士苏黎世郊外进行的第三轮谈判,目前可以确定的事实包括:谈判在一个名叫“埃斯孔”的庄园中进行,参与者除了杜勒斯、沃尔夫之外,还有一位姓名未知的英国将军。出人意料的是,杜勒斯等人刚刚进入庄园坐定,一位牧师便带着自己的助手闯了进来。两人神情自然,声称打算看看庄园里的花儿长得怎么样,如果长得好将用它们装点教堂。

  杜勒斯的公开身份是美国外交官,其实是一名在情报界混迹多年的老江湖。他一眼就看出来者颇有些不对劲。于是,在他的提议下,谈判临时改在另一个地方举行。

  在回忆录中,杜勒斯称,当时并没有什么重要节日,根本不存在值得用鲜花将教堂装点起来加以庆祝的东西,牧师及其助手的古怪言行,不能不引起他的怀疑。

  如果仅凭杜勒斯的一家之言,人们或许尚不能断定牧师及其助手就是苏联特工。但几年前,一位已故苏联老兵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杜勒斯的判断。这名老兵名叫费多罗·费多洛维奇·克鲁格利科夫,1939年到1945年期间担任苏联驻瑞士情报员。战后,他一直恪守职业准则,对过去执行过的任务缄口不言。直到去世前夕,他才将这段历史透露给自己的儿子。后来,俄罗斯记者也是从其儿子口中得知此事,从而印证了杜勒斯在回忆录中的说法——

  当时,克鲁格利科夫的任务只是监督瑞士是否遵守中立国准则。不过,当英美与德国展开谈判后,上级要求他对谈判具体内容予以刺探。其儿子证实,当时闯进“埃斯孔”庄园的牧师助手正是他父亲。由此,这段历史被较完整地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更全面的记述还需要等待档案公开。可以肯定的是,莫斯科为了获知谈判的详细内容确实绞尽脑汁。有趣的是,谈判尚未结束,三国高层的书信往来却率先产生了结果——杜勒斯从罗斯福处接到命令,终止与德国人的谈判,“日出行动”就此告一段落。

  战争在意大利提前结束

  站在沃尔夫的角度,这种暗中接触倒看不出有什么害处,反而可能为德国多准备一条活路。于是,他继续同杜勒斯保持着秘密联络。后者同样认为,这种接触仍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故欣然接受。换言之,意大利和瑞士之间的这条“热线”并未真正中断。

  意外还是在1945年4月13日发生了,沃尔夫收到总部的紧急电报,要求他立即回国。毫无疑问,柏林方面已经知道了他与杜勒斯继续接触的消息,而且从措辞来看,希特勒很生气。沃尔夫首先请教了杜勒斯,后者建议这位“如今已经可以称为朋友”的德国将军立即来瑞士避难。但经过反复权衡,沃尔夫最终决定回柏林赴险。

  在柏林,沃尔夫首先见到了党卫队头目希姆莱,两人就与美英谈判的问题发生了严重争执。希姆莱指责沃尔夫出卖国家利益,沃尔夫则坚称此举意在拯救国家,尽管希特勒当初并未向他做出明确指示。在两人不得不到希特勒那里寻求“终审判决”之前,沃尔夫祭出底牌,他警告说:若所有事实都被和盘托出,死的将不止是我一个人。

  这招果然起到了作用。尽管希特勒一见到沃尔夫,就劈头盖脸地质问他为什么同美国人媾和,希姆莱却没有出来煽风点火,令沃尔夫可以从容应付原本暗示自己进行这场谈判的元首。他强调,如果足以扭转战局的新式武器无法按时研制成功,就得继续跟同盟国谈判以争取时间。他还向元首报告称,已经成功地打开了通往华盛顿和伦敦最高层的大门。或许是因为沃尔夫有备而来,希特勒的怒气居然逐渐消退了,反而鼓励沃尔夫继续谈判。

  得到了元首的肯定,回到意大利的沃尔夫更频繁地同杜勒斯联系。此时,他惟一的目标便是促成驻意德军的投降,让双方在这场已经失去意义的战争中的死伤尽量减少。

  实现这一目标所付出的努力是艰苦的,直到身在意大利的德军将士得知希特勒自杀身亡的消息后,顽固分子们的意志才有所松动。最终,在1945年5月2日中午12时,驻意大利德军无条件投降协定宣告生效,这一时刻比德军在西线的投降早了5天。沃尔夫同盟军之间的一系列谈判和密商,最终算是以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局落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