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大一统朝代之一。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晋”,总历时156年。西晋(265年-316年)为武帝司马炎所创立,定都洛阳,历4帝;东晋(317年-420年)为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历11帝。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280年灭孙吴而统一天下,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156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一、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265-290年在位25年。
司马炎于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建都洛阳。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开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天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290年武帝病逝。
武帝执政前期能厉行节俭,虚心纳谏,用人唯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后期则热衷于安逸享乐,以致荒淫无度,君臣赛富。“前明而后暗”是对武帝最公正的评价。
【焚裘示俭】武帝泰始年间(在位初期),太医司马程据献上一件用野鸡头上的毛织成的毛衣,武帝命令把这件衣服在殿前烧掉,并宣示全国,从今以后不许再贡献用特殊技法制作的奇装异服。
【粉黛万人】政治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使得西晋的皇族和贵族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纵情享受,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武帝领先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晋书·胡贵嫔传》载:武帝“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以中国史上开国皇帝而论,实未有如是荒怠纵欲者;以致小人当权,奢侈浪费,风气日渐败坏。
【竞相赛富】公卿贵族也跟着竞富争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还“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异,一天膳费二万钱。为维持这种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紧聚敛,因此贪污纳贿,习以为常,当时有人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可见为害之大。
【立嗣之争】在立嗣上大臣们发生争执。太子司马衷智力低下、昏庸无能,武帝之弟齐王司马攸仁孝慧敏。司马骏、卫瓘、和峤等主张废衷立攸,但遭杨皇后和贾充、荀勖等人反对。最终武帝仍然不能舍子立弟,遣返司马攸回其封国,齐王忧病而死。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洛阳纸贵】武帝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文辞优美。他所作的《三都赋》,描写三国都城,内容雄浑闳博,完成后轰动京城。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晋书·文苑·左思传》记载:“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历代评说】《晋书》: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
苏辙:武帝“吴亡之后,荒于女色,蔽于庸子,疏贤臣,近小人,去武备,崇藩国,所以兆亡国之祸者,不可胜数,此则灭吴之所从致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
二、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 武帝司马炎次子,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至306年在位17年。在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走向灭亡。
司马衷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惠帝去世,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特殊纪录】基本上说,惠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愚笨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先后经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等重大事件,使得他在中国历史上非自愿地创造了以下纪录:
1、最多皇储:
最多皇太弟(2个),司马颖、司马炽。
最多皇太孙(2个),司马臧、司马尚。
2、被自己的长辈尊为太上皇(司马伦为惠帝的叔祖父)。
3、其第二任皇后羊献容曾任2个不同政权君主的皇后,除晋惠帝外,后来又为前赵皇帝刘曜的皇后。
4、当国18年,用了9个年号。除了时间最长的元康年号(9年),另外9年用了8个年号,更换年号的频率和武则天相当,使用过的年号数量则居武则天之后,是中国众多皇帝的第二位。
【作弊解题】司马衷智商低下,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有一次,司马炎特意出题考他,并三天内交卷。司马衷不懂作答,他妻子贾南风立刻请来几位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此儿思维还算清楚,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白痴名言】官私蛤蟆:一次,惠帝游上林苑,听到蛤蟆叫,问身旁的随从:“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随从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何不食肉粥:有一年,有大臣向惠帝报告老百姓无食物吃(天下荒饥,百姓饿死),他反问:“何不食肉糜?”大臣听了,哭笑不得。由此可见司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涂。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从291年开始到306年,共持续16年。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
【五胡乱华】西晋时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由于诸胡入侵中华带有种族灭绝行为,故这些政权都不被正统所承认。“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
三、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武帝司马炎第25子,惠帝司马衷异母弟,西晋第三位皇帝,307年-311年在位4年。惠帝在位期间,司马炽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渐严重。311年6月,匈奴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313年1月,怀帝在正月的朝会上被刘聪命令为斟酒的仆人,有晋朝旧臣号哭,令刘聪反感,不久用毒酒毒杀之,年30岁。
四、愍帝司马邺(300年-318年),武帝司马炎之孙,惠帝司马衷和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313年-317年在位4年。愍帝即位时,西晋已经没有可以作战的战力。316年8月前赵刘曜发兵攻打长安,愍帝在食粮断绝的情况下于同年12月投降前赵,《晋书》记载:“帝乘羊车,肉袒衔壁,舆榇出降。”西晋灭亡。愍帝投降前赵后,刘聪对他百般羞辱,让他做狩猎队伍的前导以及宴会洗杯子的杂役,于317年2月7日被刘聪杀害。
【衣冠南渡】怀帝、愍帝时期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中央朝廷受到威胁。建武年间,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西晋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
“衣冠”,晋时士族峨冠博带。随晋室南迁的尽是巨家大户、官宦士绅,故有“衣冠南渡”之谓。又有说法云“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
五、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司马懿的曾孙,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5年。愍帝投降前赵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318年即帝位,为元帝。但是元帝本身为一个被扶持者,并无权力,大权掌握在王导与王敦之手。晋元帝听从刁协与刘隗的言论并有意削弱琅邪王氏权力,导致王敦于322年反叛,攻入建康,并且杀害重臣。但是王敦无力消灭东晋,最后采取与晋元帝和睦的策略。元帝在王敦之乱中因忧郁过度而过世。
【五马渡江】指的是西晋灭亡时,五位晋朝宗王渡过长江,最后于建康建立东晋王朝之事。五马:琅琊王司马睿(即晋元帝),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祐,彭城王司马纮。《晋书帝纪第六》曰: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历代评说】魏收:“司马睿之窜江表,窃魁帅之名,无君长之实,局天脊地,畏首畏尾,对之李雄,各一方小盗,其孙皓之不若矣。”
虞世南:“元帝自居藩邸,少有令闻,及建策南渡,兴亡继绝,委任宏茂,抚绥新旧,故能嗣晋配天,良有以也。然仁恕为怀,刚毅情少,是以王敦纵暴,几危社稷,蹙国舒祸,其周平之匹乎?”
宋高宗赵构:“若元帝,仅能保区区之江左,略无规取中原之心。”
六、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元帝司马睿长子,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在位不足3年。司马绍即位后大赦天下,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究。为稳定皇帝的权威全力重用王导,并且与江东大族保持和谐的态度,成功对“王敦之乱”作出善后。325年10月,司马绍病死,年27岁。
【日与长安】司马绍年幼时,元帝闲坐,将他放置在膝前,正遇长安使者来,就问司马绍:“你说日与长安哪个远?”司马绍回答说:“长安近,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因此就可以知道了。”晋元帝觉得奇异。第二天,群臣宴会时又问他这个问题,绍答:“日近。”元帝脸色一变说:“怎么和昨天说的不同呢?”司马绍回答说:“抬头就望见日,但却望不见长安。”由此元帝更觉得他是个奇童。
【遗鞭脱身】明帝知王敦有反意,骑马微服去察看王敦在于湖的营地,但被兵士们发现,五名骑兵追捕过来。明帝逃走时,将坐骑排出的粪便用水浸湿以降温,又拿出七宝鞭交给路旁卖食物的婆婆,并要她出示给追来的骑兵。明帝走后不久,追兵就来到,并询问婆婆,婆婆取出七宝鞭,并称那人已经走得很远。骑兵们只顾著传玩七宝鞭,而且见马粪已冷,以为追不及了,于是没有再追,明帝亦因此成功逃脱。
【晋祚不长】明帝曾问王导晋室得天下的事。王导告诉他司马懿当日发动高平陵之变诛除曹爽,树立蒋济等与自己同心的大臣;又说道曹髦被司马昭亲信贾充所命的成济弑杀一事。明帝听后脸趴在床上,说:“若真的像你所说,晋室国祚又怎能够长远!”
【历代评价】唐·房玄龄等《晋书》:帝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于时兵凶岁饥,死疫过半,虚弊既甚,事极艰虞。属王敦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骑驱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昆。改授荆、湘等四州,以分上流之势,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享国日浅,而规模弘远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明帝不夭,中原其复矣乎!天假五胡以乱中夏,气数之穷也,帝乃早世!王敦之横,元帝惴惴而崩,帝以幼冲当多难,举动伟然出人意表,可不谓神武哉?
七、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东晋第三位皇帝,明帝长子。成帝于325年-342年在位18年,由于年幼,由母亲皇太后庾文君辅政;庾太后死后由司徒王导与中书令庾亮辅政。成帝在位期间,平定苏峻之乱;颁布诏书,禁止士族、官吏将私占山川大泽;又将自江北迁来的世族编入户籍。339年曾经令庾亮北伐,但是败于石虎。342年成帝驾崩,得年22岁,其同母弟司马岳继位。
【玄学】魏晋时代运用道家的老庄思想揉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向秀、何晏、王弼、阮籍、嵇康、郭象等。
【王羲之书法】王羲之(303年—361年),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史上取得的成就影响巨大,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已无真迹传世,著名的《兰亭序》等帖,皆为后人临摹。唐太宗时,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时只有160余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摹本仅有20件,多为唐摹。
八、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东晋第四位皇帝。明帝次子,母庾文君,是成帝的同母弟。342年成帝去世后,由于权臣庾冰与庾翼力主之故,康帝才得以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帝位,但不久便于建元二年344年病逝,年二十三岁。他的书法造诣很深,代表作《陆女帖》,被收进宋代《淳化阁帖》。
九、穆帝司马聃(dān,343年-361年),东晋第五位皇帝,穆帝是康帝之子。穆帝即位时年仅1岁,由母亲褚太后掌政。穆帝在位期间由于北伐版图有所扩大。361年穆帝过世,年十八岁。穆帝无嗣,由成帝长子琅邪王司马丕继位。
【葛洪】(284年-363年)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炼丹术家;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抱朴子》为其主要著作。
十、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东晋第六位皇帝。他是成帝司马衍的长子,康帝司马岳的侄子,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哀帝本应继成帝之位,但是由于大臣庾冰的意见而无法即位。361年,司马丕在穆帝死后即位,但是大将桓温当国,哀帝形同傀儡。哀帝即位不久就迷上了长生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榖、服丹药。结果哀帝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由褚太后再次临朝。365年哀帝便因药物中毒而死。
【桓温北伐】是哀帝时期将领桓温分别于354年、356年及369年发动北伐北方十六国的战役。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其余两次皆被击退,成效不大。
十一、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东晋第七位皇帝,成帝之子、哀帝的弟弟。司马奕即位之时,桓温擅权,且有意自立为帝。但司马奕本身并无过失可言,桓温便指司马奕阳痿不能人道,指皇子们为司马奕男宠所生;于371年废司马奕为东海王,之后再贬为海西县公。司马奕遭此挫折,便枉塞聪明以苟且偷生,桓温也因此对他不再防范。司马奕于45岁时过世,他是晋朝唯一在位期间被废黜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阳痿”的皇帝。
十二、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元帝司马睿幼子,东晋第八位皇帝。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封琅玡王,后徙封会稽王,历任散骑常侍、右将军、抚军将军等职。自永和元年(345年)开始一直以会稽王辅政,掌握朝廷的决策权,但其时权臣桓温的势力亦一直增强。于太和六年十一月被桓温拥立为帝,次年七月病逝。在位期间只有250日,期间朝政完全在桓温控制之下。
十三、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东晋第九位皇帝,在位时间是372年至396年。他是简文帝的第三子,安帝和恭帝的父亲。
孝武帝继位时才11岁。一开始由太后摄政。14岁时(376年)亲政。383年前秦进攻晋,企图灭晋,在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胜。孝武帝即位时期由于税赋改革与谢安当国,被称为东晋末年的复兴。但是谢安死后司马道子当国,以及晋孝武帝嗜酒成性,《晋书》说“醒日既少”,优柔寡断,导致东晋政局再度陷入混乱。
孝武帝由于对他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要废弃她,导致当晚张贵人一怒之下杀了他,时年36岁。
【淝水之战】太元八年(383年)八月,前秦皇帝苻坚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大举南侵。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领八万兵马,分三路迎击前秦军。苻坚自认为能速战速决,并派已是前秦度支尚书的晋降将朱序前去劝降谢石,朱序却私下提示谢石宜先发制人。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秦军折损十名大将及五万主力。十二月,双方决战于淝水,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秦军阵脚大乱,象山崩了一样丢盔弃甲的大溃逃。随后晋军全力出击,大败秦军。谢玄、谢琰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至此,谢安率八万晋军大败前秦百万大军,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些著名的历史典故和成语,如“投鞭断流”、“风声鹤唳”、“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等,一直脍炙人口。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居宰相之位,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他初与权臣周旋时,从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却能拒权臣而扶社稷;等他自己当政的时候,又处处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矛盾,还于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并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而到他北伐胜利、正是功成名就之时,还能激流勇退,不恋权位;因此被后世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与谢安相关的成语】东山再起、围棋赌墅、新会蒲葵、雅人深致、一往奔诣、老翁可念、屋下架屋、一往情深、前倨后恭、小儿破贼。
【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一开始权力几乎只属于陈郡谢氏家族,后数度易主,并成为南朝军队主力。
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镇广陵,从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中选拔骁勇士建立了一支军队,名北府兵。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后来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领导权,司马恬、王恭先后代之,北府军军阀化。404年,原北府军参军刘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反抗桓玄,并杀之。此后,北府军成为刘裕的军事支柱。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北府军成为其皇家军队的主力。
【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世说新语》记载: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十四、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
安帝继位时,东晋皇帝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权力落在大臣手中。安帝愚笨,连话都不太会说,据《晋书》记载他连冬夏都区别不了。安帝初期朝政由会稽王司马道子主持,403年1月,桓玄杀司马道子,成为东晋的主宰者。同年12月,桓玄篡位,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贬安帝为平固王。404年3月,刘裕举兵大败桓玄军队,桓玄被杀,安帝恢复帝位。但好景不长,6月26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安帝被俘。次年3月安帝才再脱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419年1月安帝被刘裕弑杀。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东晋时代的画家。官至大司马参军、散骑常侍。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线条连绵流畅,如“春蚕吐丝”。顾恺之画迹甚多,传世作品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自号五柳先生,曾任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深刻影响了唐代诗歌的创作。
十五、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东晋最后一位皇帝,他是孝武帝司马曜的次子、安帝司马德宗之弟。419年刘裕杀害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便立司马德文为帝,以符合图谶所言。
420年7月,刘裕入朝,傅亮暗示司马德文禅让帝位给刘裕,并将禅让诏书的草稿上呈,要他抄写。司马德文欣然接受,并说:“桓玄篡位那时,晋室经已失去天下了,又因刘公延长了国祚,至今已将近二十年了;今日心甘情愿让位。”两天后,司马德文退居琅邪王府,百官向晋帝告别,晋亡矣。
又三日,刘裕正式登位,并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正朔、车驾、衣服等都依晋朝规格,正如昔日晋篡魏的先例,并命刘遵派兵守卫。
同年9月,刘裕派人遣士兵翻墙进入司马德文府内,逼其服食毒药。但司马德文不肯,说:“佛教所称,自杀的人都不能轮回再生为人。”士兵于是用被褥将其闷死,享年36岁。
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是为宋武帝,建国宋,史称南朝宋,东晋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此时北方仍处于五胡十六国时代,直至440年北魏统一后方形成南北朝对峙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五代十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大周后,以其出众的才情详情
西汉初年,历经秦末战乱与楚汉相争的华夏大地满目疮痍。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两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王朝,承载着无数传奇故事与人物详情
在三国历史中,诸葛亮以“智近乎妖”的谋略成为智慧的化身,而蜀汉阵营中还有一位详情
东汉末年,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集团“十常侍”把持朝政,其专权乱政之举成为王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神话谱系中,炎帝与黄帝的并立不仅是两位部落首领的传说,更是中华文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宋朝以319年的国祚、18位帝王的更迭,勾勒出中国封详情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臣韩熙载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结局更似一首悲怆的挽歌,在历详情
公元220年的成都城内,一场关乎蜀汉政权存续的隐秘博弈悄然落幕。养子刘封在刘详情
在清世宗雍正帝的铁腕统治下,直隶总督李绂的生死存亡成为检验皇权与清流博弈的试详情
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淳于琼以"乌巢酒徒"的形象定详情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时代,王允作为东汉末年的重要人物,以其独特的政详情
在唐代璀璨的历史星空中,李峤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详情
在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汪广洋与胡惟庸这两位宰相的名字常常被一同提及。他们同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宋之问无疑是一颗独特而复杂的星辰。他以卓越的诗歌详情
在英国文学的璀璨星空中,达芙妮·杜穆里埃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她以独特的哥特式详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天师钟馗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他不仅是民间信详情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各国都在寻求富国强兵之道。赵国在赵武灵王的领导下,进行了详情
在佛教传说中,魔王波旬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掌控着众生对欲望的执详情
在中国绘画艺术的璀璨星河中,东晋画家顾恺之宛如一颗耀眼的巨星,以其卓越的绘画详情
在明朝末年的动荡岁月中,车厢峡之战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历史的天空炸响,深刻地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王朝更迭如繁星闪烁,而每一个王朝的兴起,似乎都与一片特定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被历史学家们避而不谈。怛罗斯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