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曹操为何会成为北方诸侯中的最后胜利者?

  迎天子被曹操抢先一步

  打大仗不采纳谋臣意见

  袁绍诛杀宦官,和董卓公开翻脸,使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不久,董卓被吕布所杀,关东诸侯开始互相兼并。袁绍用恫吓威胁的办法夺取了冀州牧韩馥的地盘,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公元199年消灭占据幽州的公孙瓒,据四州之地,拥兵数十万,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北方诸侯。

  袁绍不仅地广兵多,还有很多人才。谋臣有沮授审配田丰许攸、逄纪、荀谌等,猛将有颜良文丑等。袁绍功亏一篑,最终输给实力相对较弱的曹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不会用人。

  众所周知,曹操的霸业是建立在“挟天子而令诸侯”上的。其实,早在曹操做出这一行动之前,沮授就劝袁绍“西迎大驾”,他说:“今迎朝廷,于时为宜,若不早定,必有先之者。”但袁绍不肯接受这一建议,让曹操抢占先机。

  官渡之战是袁曹争夺霸主地位的一场终极大战。曹操之所以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主要得益于袁绍的一连串失误。在开战之前,沮授主张务农息民,多造船只,缮修器械,分遣精骑骚扰对方的边境,用以逸待劳的方法战胜曹操。骑都尉崔琰也认为,“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可攻也!”袁绍自恃地广兵强粮足,根本听不进沮授和崔琰的忠告,在郭图、审配等人的怂恿下,率领十万精锐步卒和一万骑兵攻许。

112456o0dy720q9szy5qd5_meitu_15.jpg

  曹操打败刘备还军官渡后,田丰又向袁绍提出“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的“庙胜之策”,袁绍却认为田丰此策影响军心,把他关进牢里。

  袁绍屯军阳武,沮授劝袁绍和曹操打持久战,袁绍又不听,继续向前进逼曹军,至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九月,曹操众少粮尽,士卒疲惫,采取坚壁不战的办法与袁军相持,并派徐晃等截击袁绍的运粮车队,将其粮车数千乘全部烧毁。

  十月,袁绍又派淳于琼率兵万余人督运军粮,沮授提出增派军队保护运粮车,袁绍觉得没有必要。这时,许攸提出分兵袭击许都,使曹操首尾难兼顾,袁绍说:“吾要当先取操。”碰巧许攸家族中有人犯法,被审配抓进监狱,许攸大怒,投奔曹操,劝曹操袭击袁绍辎重所在地乌巢。曹操亲率步骑五千奔袭乌巢,猛攻淳于琼。

  袁绍听说曹操奔袭乌巢,派部将高览和张郃进攻曹营。张郃主张先救乌巢,但郭图等人主张先攻曹营,结果袁绍只派一支轻骑救援乌巢。导致乌巢守军大败,军粮全部被烧。袁军土崩瓦解,袁绍仅率部分亲信逃走,从此以后一蹶不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