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大规模海上远航活动,为何没有进入大航海时代?
2023-05-08 12:03:34 English

  明朝时期,虽然郑和率领船队进行远洋航行,比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开始要早几十年,但明朝却未能比西方先一步发现美洲大陆,并最终错失了整个大航海时代的机遇。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双方航海的根本目的不同。

  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明朝的皇帝是著名的明成祖朱棣。虽然朱棣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之一,但他也有喜功的倾向。他希望通过航海向外界展示大明的富强,因此派遣了郑和进行远洋航行。

  公元1405年,朱棣在位的第三年,他命令郑和率领240艘海船和27000多人的舰队,远渡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古代航海史上的巅峰。

  就航海目的而言,郑和与后来的欧洲航海家完全不同。

  明朝航海的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的国威,让海外诸国感受到明朝的富强。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目的是首要的,而经济目的是次要的。在郑和的几次航行中,确实实现了扬我国威的目标,使明朝的威势传遍海洋,但经济收益却基本上没有。同时,维持如此庞大的船队开销巨大。常年维持这样一支船队对明朝的财政造成了巨大负担,而船队本身无法给明朝带来多少经济利益。因此,当朱棣去世后,明宣宗时期,明朝决定自废武功,彻底废除了这支庞大的船队。

  相比之下,欧洲航海家出海更多是出于经济目的。由于当时中亚地区战乱不断,丝绸之路完全中断。为了获取东方的香料和各种资源,欧洲不得不主动出海,试图通过海上航行抵达东方。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航海家为了追求财富,开始进行冒险航行,闯入未知海域,从而引发了后来的地理大发现

  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得在时间上晚于郑和的西方航海家们,船队在整体规模也不如郑和船队的情况下,却成就了历史意义更大的地理发现,由此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除了经济压力之外,文化压力也是郑和船队最终被终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因航海目的、经济压力和文化观念的不同,使得郑和船队未能像西方航海家那样实现重大的地理发现和经济变革,错失了成为全球海洋霸主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