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大揭秘,下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24-10-26 13:04:07

在中国古代,礼仪作为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下跪作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形式,其起源和演变更是引人关注。

下跪礼仪的起源

下跪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早期阶段。然而,在东汉以前,中国并没有严格的下跪礼仪。据历史记载,东周到秦汉上千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发现臣子见君王的“下跪叩头”的记载。在接待宾客时,人们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伸直上半身,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但这种跪拜礼并不等同于后世严格意义上的下跪。

下跪礼仪的发展

唐宋时期

在唐宋时期,政治氛围相对宽松,官场并没有严格的下跪制度。日常礼仪多为依序插手、拜之礼,跪拜礼节主要在庄重仪典中使用。随着椅子的出现和普及,跪拜礼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逐渐减少,只保留在祭祀等特殊活动或仪式之中。在宋朝,《宋史·礼志》更是认为,朝堂行私礼跪拜等属于违法行为,犯者将受到处罚。

元朝时期

元朝的建立标志着下跪礼仪的普及和强化。元朝推行屈辱卑贱性质的跪拜礼,使得下跪成为了一种常态。在这一时期,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得像游牧民族的主仆关系,下跪成为了表达臣服和尊敬的重要方式。这种变化与元朝统治者对中原礼仪的改造和强化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下跪礼仪变得更加繁琐和严格。明朝时期,朱元璋曾规定夏季向上司禀报时须下跪,后又恢复了拱手作揖的衣拜礼。然而,在明清两代,非正式场合同样行跪拜礼的情况较为普遍。清朝时期更是实行“三跪九叩”制度,连外国使臣前来面见皇帝也要求他们行“三跪九叩”,这在外交上引发了不少纠纷。

下跪礼仪的终结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大会上提请废止跪拜礼,以普通相见为一鞠躬,最高级敬礼为三鞠躬。这一提议得到了全体代表的一致通过,从此结束了官场上的跪拜礼。这一变革不仅是对传统礼仪的革新,更是对人性尊严的尊重和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如果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蜀汉最后是否能统一三国?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夷陵之战的背景及其对蜀汉政权的影响。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222年,地点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而对东吴发起的进攻。然而,这场战役最终以蜀军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