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沉江——王濬(西晋)
2024-10-28 13:39:19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西晋时期的名将王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胆识,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其中,“铁锁沉江”这一典故,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一、王濬的早年生涯与军事准备

王濬(206年~286年1月18日),字士治,小名阿童,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市阌乡)人。他出身世家,博学多闻,容颜英俊,多谋善战。举秀才出身,起家河东郡从事。泰始八年(272年),王濬担任广汉太守,平定益州叛乱,迁益州刺史。

在益州期间,王濬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战船,组建强大的水军。他深知西晋要统一全国,必须灭掉东吴。因此,他上书晋武帝,促成晋灭吴之战。晋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负责训练水军,准备伐吴。

二、东吴的防御措施与“铁锁沉江”

东吴国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在西塞山处的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铁链横锁江面,试图以此阻止西晋战船东进。东吴建平(今湖北秭归)太守吾彦更是别出心裁地在江面的险要处打了不少木桩,钉上几道铁链,随时可把铁链锁上,断绝江面交通;同时,他又下令在江底安置无数一丈高的铁锥作暗礁,用来阻止晋兵的战船沿江东下。

然而,王濬早已对东吴的防御措施了如指掌。他命人制造了几十只巨大的木筏,并在木筏上架起火炬,准备用来烧断铁链。同时,他还准备了潜水高手,用来清除江底的铁锥。

三、“铁锁沉江”的壮举与灭吴之战的胜利

咸宁六年(280年),晋武帝终于下了讨伐吴国的决心。王濬率领水军顺流而下,很快来到了东吴的防线前。他一声令下,战船向两边分开,只见几十只巨大的木筏,在数百名潜水高手的驾驭下驶出。那些水手潜入水中,牵筏而行。水底下的铁锥遇到木筏,一只只都扎在木筏上,全被木筏拖走了。

接着,又有几十只木筏驶出。这些木筏上架着十多丈长、数十围大、吃足了油的火把。等这些木筏被铁链挡住,木筏上的水手便都跳水泅走。王濬一声令下,无数枝火箭飞向木筏。顿时,火光熊熊,烈焰冲天,不过一两个小时,铁链全被烧断。

王濬清除了障碍,驱兵前进,很快和其他几路兵马配合,攻陷了吴都建邺(今江苏南京),灭掉了吴国。从此,西晋统一了全国。

四、“铁锁沉江”的典故与后世影响

“铁锁沉江”这一典故,后来用来指护御手段。大多用于说明某一防御手段,不能挽救防守一方覆灭的命运。王濬的壮举不仅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非凡胆识,更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同时,“铁锁沉江”也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克服它们。只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人,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秦始皇身世之谜:他姓赵不姓嬴,但不是私生子!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浩瀚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以其非凡的胆识和魄力,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开启了中国的封建王朝时代。然而,这位千古一帝的身世却充满了谜团,尤其是关于他姓氏和生父身份的争议,更是引起了后人的广泛关注。  秦始皇的姓氏之谜  秦始皇,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