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睿:南朝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2025-04-22 16:25:06

在南朝的历史长河中,名将辈出,而韦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高尚的品德和辉煌的战绩,成为南朝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出身名门,崭露头角

韦睿出身于三辅地区的名门望族“京兆韦氏”,乃西汉丞相韦贤之后,前秦尚书韦钟的玄孙。这样的家族背景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使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品德。他自幼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深受家族长辈的喜爱和赏识。

刘宋时期,韦睿开始步入仕途,历任雍州刺史主簿、晋平王左常侍、桂阳王行参军等职。南齐时期,他又担任齐兴太守、上庸太守等职务。在这些职位上,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经验,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领导能力。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征讨东昏侯时,韦睿率领部下跟随,多次献计献策,大多被采纳,为萧衍的起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军事才能,卓越非凡

合肥之战:智破魏军

天监四年(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打小岘城。接着进军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军,斩杀和俘虏万余人。在合肥之战中,韦睿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指挥才能。合肥地势险要,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北魏军队又在东西两面分筑两座小城,派有重兵把守,与合肥形成掎角之势。韦睿亲临前线观察之后,决定首先攻克东西二城,使合肥守军陷于孤立。面对魏军五万援军的到来,众将建议向朝廷请求援兵,韦睿却认为“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且吾求济师,彼亦征众”,坚持依靠现有兵力作战。他亲自率军击退魏军对堤堰的攻击,并在堤旁修筑堡垒守卫。随后,他建造了几乎与合肥城墙一样高的斗舰,从四面进攻,使魏军无计可施。最终,合肥城破,韦睿顺利攻克合肥,俘虏魏军万余人,缴获的牛马数以万计,绢帛可堆满十间屋子。

钟离之战:大败北魏

天监六年(507年),韦睿与曹景宗解救钟离之围,在邵阳洲一役中大败北魏,取得了“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未曾有过的重大胜利”。北魏中山王元英与镇东将军萧宝夤、平东将军杨大眼等率领众人围攻钟离,魏军号称百万,搭建了四十多座相连的城寨。韦睿与曹景宗率军进屯邵阳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筑成营垒,又激战一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水暴涨,他遣将以小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斗。在梁军总攻下,魏军大败,溺死、被杀者各10多万,被擒5万。这一战役使北魏军队精锐尽丧,成功阻遏了北魏对南梁的攻势,为南方带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

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韦睿不仅军事才能卓越,品德也十分高尚。他仁爱百姓,关爱士卒,虽身体孱弱不能骑马,只能乘坐板舆督战,但愿意与士卒同甘共苦。他军法严明,赏罚分明,深得士卒的爱戴和拥护。在合肥之战中,他白天接待宾客和处理军务,夜里处理军事文书,三更就起身点灯直到天亮,尽心安抚他的部众,常常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因此前来投军的人争相投奔他。

韦睿一生廉洁,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待人宽厚、惠爱、恭敬、谨慎,深受梁武帝敬重。《南史》称他“与裴邃俱为梁世名将,余人莫及”。明代杨慎亦称其为“六朝人才之冠”。他的表哥杜幼文担任梁州刺史时,梁州是富庶之地,历任官员基本都会贪赃枉法,但韦睿却能出淤泥而不染,从不做贪腐之事,以廉洁奉公闻名天下。

后世评价,影响深远

韦睿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教员对韦睿推崇备至,短短不足千字的《南史·韦睿列传》,教员批注竟有25次之多,几乎到了每个字都画圈,重点词句必写评语的程度。教员对韦睿亲临战场视察的做法非常赞赏,写下批注“躬自调查研究”。他还指出“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认为韦睿的优良作风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从思想作风上看,韦睿是个实干家,从不夸夸其谈,注重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工作作风上看,韦睿以上率下,冲锋在前,团结将领,关爱士兵,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从生活作风上看,韦睿注重操守,淡泊名利,豁达大度,廉洁奉公。

韦睿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南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漼:盛世余晖下的末路昏君

  唐懿宗李漼(833-873)的统治,恰似一曲王朝衰亡的挽歌。作为唐朝第十八位皇帝,他在位十四年间,将大中之治的成果消耗殆尽,将帝国推向深渊。历史评价中的昏庸无道骄奢淫逸并非空穴来风,其统治特征可从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三个维度得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