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张九龄《望月怀远》:此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张九龄《望月怀远》:此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 [详细]

12月24日 11:18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 [详细]

12月24日 11:15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

骆宾王(626年?—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大臣、诗人、儒客大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其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 [详细]

12月24日 11:12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此诗采用了拟人手法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此诗采用了拟人手法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2月24日 11:08
沈佺期《杂诗》:全诗抒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绪
沈佺期《杂诗》:全诗抒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绪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 [详细]

12月24日 10:59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 [详细]

12月24日 10:55
王湾《次北固山下》: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王湾《次北固山下》: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王湾(生卒年不详),号为德,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约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 [详细]

12月24日 10:52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常建(708年—765年),祖籍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可能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少府。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 [详细]

12月24日 10:48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 [详细]

12月24日 10:45
李白《赠孟浩然》: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
李白《赠孟浩然》: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42
李白《渡荆门送别》:诗虽意在描绘山水,“送别”之意犹在
李白《渡荆门送别》:诗虽意在描绘山水,“送别”之意犹在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39
李白《送友人》: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李白《送友人》: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35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32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28
李白《蜀道难》:全诗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李白《蜀道难》:全诗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22
李白《长相思·其一》:此诗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李白《长相思·其一》:此诗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18
李白《长相思·其二》: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怀念唐玄宗之作
李白《长相思·其二》: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怀念唐玄宗之作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12
李白《行路难》:这首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李白《行路难》:这首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03
李白《将进酒》:这首诗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
李白《将进酒》:这首诗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12月24日 10:00
杜甫《兵车行》:此诗是讽世伤时之作,可谓“新乐府”的典范
杜甫《兵车行》:此诗是讽世伤时之作,可谓“新乐府”的典范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详细]

12月24日 09:5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