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吴潜《水调歌头·焦山》:全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
吴潜《水调歌头·焦山》:全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

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官员,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吴潜为南宋中晚期名臣,出任地方、朝廷要员时均颇... [详细]

11月10日 11:40
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结句哀思绵绵,益显其沉痛悲郁
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结句哀思绵绵,益显其沉痛悲郁

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官员,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吴潜为南宋中晚期名臣,出任地方、朝廷要员时均颇... [详细]

11月10日 11:34
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这首送别词写得悲郁慷慨
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这首送别词写得悲郁慷慨

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官员,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吴潜为南宋中晚期名臣,出任地方、朝廷要员时均颇... [详细]

11月10日 11:30
吴潜《南柯子·池水凝新碧》:词以听雨结束,饶有余味
吴潜《南柯子·池水凝新碧》:词以听雨结束,饶有余味

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官员,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吴潜为南宋中晚期名臣,出任地方、朝廷要员时均颇... [详细]

11月10日 11:27
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官员,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吴潜为南宋中晚期名臣,出任地方、朝廷要员时均颇... [详细]

11月10日 11:24
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借登凌歊台以抒发内心感慨
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借登凌歊台以抒发内心感慨

李之仪(1048~1117后)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 [详细]

11月10日 11:21
李之仪《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以白描精绘、直抒胸臆为主
李之仪《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以白描精绘、直抒胸臆为主

李之仪(1048~1117后)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 [详细]

11月10日 11:17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整首词即景生情,即事喻理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整首词即景生情,即事喻理

李之仪(1048~1117后)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 [详细]

11月10日 11:14
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这首词在词史上有其特定意义
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这首词在词史上有其特定意义

李之仪(1048~1117后)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 [详细]

11月10日 11:11
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可以看出柳永“市民词”的影响
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可以看出柳永“市民词”的影响

李之仪(1048~1117后)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 [详细]

11月10日 11:07
程垓《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词人沉溺于感伤不能自拔
程垓《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词人沉溺于感伤不能自拔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 [详细]

11月10日 10:55
程垓《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作者颇费心思,没有落入别人窠臼
程垓《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作者颇费心思,没有落入别人窠臼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 [详细]

11月10日 10:52
程垓《愁倚阑·春犹浅》:全词既层次分明,又用笔省净
程垓《愁倚阑·春犹浅》:全词既层次分明,又用笔省净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 [详细]

11月10日 10:49
程垓《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寄寓了家国身世的思想情绪
程垓《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寄寓了家国身世的思想情绪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 [详细]

11月10日 10:45
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这首词的章法艺术独具一格
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这首词的章法艺术独具一格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 [详细]

11月10日 10:41
陈与义《书怀示友十首·其一》:该诗语意浅近,直诉其怀
陈与义《书怀示友十首·其一》:该诗语意浅近,直诉其怀

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 [详细]

11月10日 10:37
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此诗采用了拗体格律
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此诗采用了拗体格律

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 [详细]

11月10日 10:34
陈与义《渡江》:这首诗借景抒情,且又直抒胸臆
陈与义《渡江》:这首诗借景抒情,且又直抒胸臆

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 [详细]

11月10日 10:31
陈与义《巴丘书事》:这首诗声情跌宕,且气韵雄深
陈与义《巴丘书事》:这首诗声情跌宕,且气韵雄深

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 [详细]

11月10日 10:28
陈与义《清明二绝·其一》:音节流畅,表情达意浅白酣畅
陈与义《清明二绝·其一》:音节流畅,表情达意浅白酣畅

陈与义(1090年—1139年1月1日),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 [详细]

11月10日 10:25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