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才女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作品原文版本一声声慢寻寻觅觅... [详细]

05月27日 14:47
才女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寻寻觅觅》好在哪里?
才女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寻寻觅觅》好在哪里?

才女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寻寻觅觅》好在哪里?此时的她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一起看看吧。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 [详细]

05月27日 14:44
红楼梦贾探春判词图画是什么样的?有何含义
红楼梦贾探春判词图画是什么样的?有何含义

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贾探春的判词图画在薄命司的判词中,是图画内容最丰富的。人物最多,含义也更丰富... [详细]

05月27日 14:43
《念奴娇·春情》描写的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念奴娇·春情》描写的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李清照的《念奴娇·春情》描写的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此词上片由春闲引发对远人的思念,下片通过抒写春寒之日的凄清,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作品原文念奴娇⑴·春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 [详细]

05月27日 14:41
《落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落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落花宋祁〔宋代〕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译文满天都是飞舞的落花... [详细]

05月27日 14:36
红楼梦薛姨妈为何没有促成木石姻缘?真相是什么
红楼梦薛姨妈为何没有促成木石姻缘?真相是什么

薛姨妈,《红楼梦》中的人物,薛蟠和薛宝钗之母,王夫人之妹。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红楼梦》中薛姨妈这个人物争议实在太大,而焦点的核心的问题就是第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详细]

05月27日 14:34
《腊前月季》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腊前月季》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腊前月季杨万里〔宋代〕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译文只以为花开后... [详细]

05月27日 14:33
《卖花声·题岳阳楼》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卖花声·题岳阳楼》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宋代〕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译文秋风里万木凋... [详细]

05月27日 14:32
《绮罗香·咏春雨》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绮罗香·咏春雨》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宋代〕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 [详细]

05月27日 14:31
施公案第80回:淫妇忘八进衙,母女当堂对词
施公案第80回:淫妇忘八进衙,母女当堂对词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 [详细]

05月27日 14:30
《云》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云》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云来鹄〔唐代〕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译文旱云形象千姿百态竞返长空,片片重叠藏进深山映入水中。无数旱苗枯干欲死急盼甘雨,空中云朵悠... [详细]

05月27日 14:30
红楼梦中黛玉真的是个爱耍小性子的人吗?
红楼梦中黛玉真的是个爱耍小性子的人吗?

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曹雪芹写《红楼梦》用的乃是写实的手法,写实到何种程度呢?用鲁迅的话说:《红... [详细]

05月27日 14:29
《柳枝词》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柳枝词》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柳枝词何希尧〔唐代〕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译文堤上夹道杨柳繁茂烟雨朦胧,那万缕千条的柳枝让人愁绪更深。飞絮满天飘扬离人远去,东风... [详细]

05月27日 14:29
施公案第79回:瞎子生心讹诈,清官审断铜钱
施公案第79回:瞎子生心讹诈,清官审断铜钱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 [详细]

05月27日 14:28
《李都尉古剑》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李都尉古剑》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李都尉古剑白居易〔唐代〕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愿快直... [详细]

05月27日 14:27
《五岁咏花》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五岁咏花》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五岁咏花陈知玄〔唐代〕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译文花开时节满树鲜红,花落之后万枝皆空。剩下的唯一的那朵花呀,明天也要随风飘落了。创作背景此... [详细]

05月27日 14:27
施公案第78回:当堂审张氏,张氏吐真情
施公案第78回:当堂审张氏,张氏吐真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 [详细]

05月27日 14:26
《溪上遇雨二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溪上遇雨二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溪上遇雨二首崔道融〔唐代〕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译文环曲的池塘水面,... [详细]

05月27日 14:25
施公案第77回:拿火头门斗之妻,因奸情究出陈蛮
施公案第77回:拿火头门斗之妻,因奸情究出陈蛮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 [详细]

05月27日 14:25
《醉落魄·咏鹰》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醉落魄·咏鹰》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醉落魄·咏鹰陈维崧〔清代〕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译文冰冷的山峰... [详细]

05月27日 14:24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