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洛阳纸贵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纸贵出自哪里?
洛阳纸贵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纸贵出自哪里?

洛阳纸贵的故事,成语洛阳纸贵出自哪里?洛阳纸贵的意思是什么?洛阳纸贵的主人公又是谁?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 [详细]

01月14日 17:44
成语故事鸡口牛后 鸡口牛后的典故出自哪里?
成语故事鸡口牛后 鸡口牛后的典故出自哪里?

战国的时候,秦国想要统一整个天下,就常常去攻打吞并别的小国。其中有一个小国家叫韩国,韩王很害怕秦国会来攻打他们,就想要把一块土地送给秦国,向秦国称臣,这件事被楚国的国王楚王知道了,就派了一个叫... [详细]

01月14日 17:38
秦晋之好的典故:成语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的典故:成语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

秦晋之好是什么意思?秦晋之好,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语出《三国演义》第十六回:“胤到徐州见... [详细]

01月14日 17:37
高山流水的故事 成语高山流水说的是谁的故事
高山流水的故事 成语高山流水说的是谁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 [详细]

01月14日 17:34
成语故事百尺竿头 成语百尺竿头的出处是哪里
成语故事百尺竿头 成语百尺竿头的出处是哪里

解释:不满足于已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详细]

01月14日 17:31
2014年春节是几月几号?中国的春节是怎么来的
2014年春节是几月几号?中国的春节是怎么来的

2014年春节是公元2014年1月31日星期五(农历甲午马年正月初一,春节)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农历癸巳蛇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 [详细]

01月14日 11:05
腊八节为什么喝腊八粥?腊八粥的故事及来历
腊八节为什么喝腊八粥?腊八粥的故事及来历

腊八节为什么喝腊八粥?腊八节是中国的节日,是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十二月又称腊月,所以十二月初八被叫做腊八。腊八节的习俗主要是喝腊八粥,那么腊八节为什么要和腊八粥?腊八粥的是怎么来的?做成它所需要... [详细]

01月14日 10:50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何时?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何时?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呢?在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在门的两侧贴上春联。那么为什么过春节要贴春联呢?它有什么用处?贴春联这一习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起源于何时?春联一开始不叫“... [详细]

01月14日 10:30
八仙过海的故事 “八仙过海”指的是哪八仙?
八仙过海的故事 “八仙过海”指的是哪八仙?

八仙过海指的是哪八仙?中国人供奉神仙,认为一家的平安、事业全靠神仙保佑。那么神仙出自哪里,神仙是儒教《礼记》中规定的“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风雨雷电以及宗庙鬼神。那么中国诸位神仙中... [详细]

01月14日 10:17
春节习俗: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习俗讲究和禁忌
春节习俗: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习俗讲究和禁忌

导读:2014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知道春节都有哪些讲究和忌讳吗?正确来说从初一到十六元宵节这整个年才算是过完。一些习俗从很早时候一直流传至今,比如初一不能用扫帚扫地、不能动剪子;初二出嫁的女儿要... [详细]

01月14日 09:49
春联门神的历史渊源 关于贴门神的由来及传说
春联门神的历史渊源 关于贴门神的由来及传说

贴门神的由来: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从这个民谚中,就可以看出中国人贴门神是为了防止鬼祟入门。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要贴门神?门神又是怎么来的?过年贴门神源... [详细]

01月14日 09:24
成语故事自惭形秽 成语自惭形秽的出自哪里?
成语故事自惭形秽 成语自惭形秽的出自哪里?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骡骑王武于;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释义“惭”,惭愧;“形秽”,丑陋,不体面。因为自己在某一方不如别人而有一种惭愧的感觉。故... [详细]

01月13日 17:48
安如泰山的故事 成语安如泰山讲诉了什么故事?
安如泰山的故事 成语安如泰山讲诉了什么故事?

解释: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枚乘,字叔,西... [详细]

01月13日 17:43
成语故事草木皆兵 成语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故事草木皆兵 成语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谁?

解释: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的心态。皆:都。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 [详细]

01月13日 17:38
唇亡齿寒的故事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讲诉了什么
唇亡齿寒的故事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讲诉了什么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 [详细]

01月13日 17:33
成语故事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说的是什么故事?
成语故事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说的是什么故事?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释义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故事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 [详细]

01月13日 17:24
什么是避讳字 古时候人们是如何避讳字的?
什么是避讳字 古时候人们是如何避讳字的?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避讳字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是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 [详细]

01月13日 15:19
汉字究竟有多少?揭秘中国一共有多少汉字
汉字究竟有多少?揭秘中国一共有多少汉字

揭秘中国一共有多少汉字?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精确的数字。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秦代的《仓颉... [详细]

01月13日 15:02
三个土是什么字?三个相同的字组合成新字大集锦
三个土是什么字?三个相同的字组合成新字大集锦

导读:“金、木、水、火、土”被称为五行,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而中国的文字又是博大精深的,三个相同的字拼凑起来又是一个新字,那么这五行拼凑起来... [详细]

01月10日 16:43
拜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代拜堂全过程
拜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代拜堂全过程

拜堂是古代婚礼的一个重要程序,是婚礼的高潮阶段。在电视上我们会经常看到的古代人、近代人结婚时,都有拜堂这一环节。那么拜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全过程是怎样的?拜堂是从唐朝开始的,当时新娘拜见公婆... [详细]

01月10日 16:10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