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缘木求鱼的主人公是谁?缘木求鱼的故事和意思
缘木求鱼的主人公是谁?缘木求鱼的故事和意思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故事源自战国的孟子。成语出处和典故《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 [详细]

09月23日 16:57
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罄竹难书的故事和意思
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罄竹难书的故事和意思

罄竹难书,成语,贬义词,拼音:qìngzhúnánshū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故事源自隋唐宇文化及,李密,瞿让,隋炀帝。... [详细]

09月23日 16:52
商鞅立木的故事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商鞅立木的故事 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导读: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 [详细]

09月27日 17:17
四面楚歌的故事: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谁?
四面楚歌的故事: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谁?

导读:公元前203年12月,韩信把兵马屯在垓(gāi,今安徽灵璧东南)下,布置了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把他围困起来。韩信故意拿话去激霸王,让他气得鼻孔喷火,头顶冒烟才好。他编了四句... [详细]

09月23日 13:20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指鹿为马的故事和意思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指鹿为马的故事和意思

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 [详细]

09月22日 17:13
举世闻名的主人公是谁?举世闻名的故事和意思
举世闻名的主人公是谁?举世闻名的故事和意思

举:全。举世:全世界。闻:知道。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故事源自战国王逸少。成语出处和典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七·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 [详细]

09月22日 16:48
司空见惯的主人公是谁?司空见惯的故事和意思
司空见惯的主人公是谁?司空见惯的故事和意思

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已经不足为奇了司空:古代官名,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惯:原指习惯了,现在意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故事源自唐代刘禹锡。成语出处和典故司空,古代官名,是... [详细]

09月22日 16:43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三顾茅庐的故事和意思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三顾茅庐的故事和意思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据相关文史记载,刘备”三顾茅庐“... [详细]

09月22日 16:37
三人成虎的出处和意思 成语三人成虎的故事寓意
三人成虎的出处和意思 成语三人成虎的故事寓意

导读: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为了使双方都能信守诺言,在订立盟约时,往往要将本国的太子交给对方做人质。有一次,魏王和赵王联盟,按规定,魏王必须把儿子送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人质。于是,魏王决定派大臣庞... [详细]

09月22日 15:00
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后羿射下了几个太阳?
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后羿射下了几个太阳?

导读:传说古时候,东方天帝有十个儿子,都是太阳,这十个太阳跟他们的母亲在东海边上住。天帝之妻经常把她的十个孩子放在东海洗澡,洗完澡后,让他们到一棵大树上休息,因为每个太阳的中心都是鸟形(三足乌),... [详细]

09月22日 14:50
大器晚成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大器晚成的典故
大器晚成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大器晚成的典故

导读:三国时期,袁绍身边有一位门客,名叫崔琰(yǎn)。他从小学习武艺,不过直到二十三岁才开始读《论语》、《诗经》等书籍。崔琰为人耿直,很有见识,朝廷的官员们对他十分推崇,连曹操都很敬重他。当... [详细]

09月22日 13:45
魏征梦中斩泾河龙王的故事
魏征梦中斩泾河龙王的故事

贞观年间,唐都长安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黎民百姓天天逐魃求雨,就是盼不到一星半点雨水。有一个叫鬼谷子仙师的人算定第二天午时三刻有雨,城内三点,城外七点。掌雨的金角老龙不信,与鬼谷子仙师打赌,他回府打... [详细]

09月22日 09:51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一鼓作气的故事和意思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一鼓作气的故事和意思

全句意思是作战是靠士兵的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竭尽了。故事源自战国曹刿.成语出处和典故《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详细]

09月17日 17:28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韦编三绝的故事和意思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韦编三绝的故事和意思

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此外,“韦编三绝”也可指穿联甲骨的牛皮断了多次。本义不一定是穿联竹简。故事源自战国孔子.成语出处和典故《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详细]

09月17日 16:57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凿壁偷光的故事和意思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凿壁偷光的故事和意思

凿壁偷光(凿壁借光),汉语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故事源自西汉匡衡成语出处和典故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 [详细]

09月17日 16:23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悬梁刺股的故事和意思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悬梁刺股的故事和意思

悬梁刺股意思是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成语出处和典故西汉·刘... [详细]

09月17日 15:56
古时候怎么过中秋?古人中秋节常做的十件事
古时候怎么过中秋?古人中秋节常做的十件事

]导读:“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那时,每逢中秋夜人们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古代人如何... [详细]

09月17日 13:25
《医扁鹊见秦武王》的寓意及原文赏析
《医扁鹊见秦武王》的寓意及原文赏析

【原文】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下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详细]

09月17日 11:31
古代人如何过中秋节的? 唐代女人爱“拜月”
古代人如何过中秋节的? 唐代女人爱“拜月”

导读:虽然八月十五不是节日,但唐代八月十五的活动还是很丰富的。这一天,最为活跃的是女性,特别是女孩子,后来广为流行的“女子拜月”,便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爱做的事情。中秋节,是现代最隆重的法定节... [详细]

09月16日 15:04
围魏救赵是谁的故事?围魏救赵发生在什么时期?
围魏救赵是谁的故事?围魏救赵发生在什么时期?

导读:“围魏救赵”这句成语指避实就虚、袭击敌人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魏国国都大梁即现在的开封。因魏国国都在大梁所以魏国也称梁国,其国君魏惠王也称梁惠王。那时侯,天下... [详细]

09月13日 12:0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