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头条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 [详细]

南北朝服饰: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
南北朝服饰: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或许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 [详细]

04月13日 15:07
五代十国服饰:五代男性首服大体沿用唐制
五代十国服饰:五代男性首服大体沿用唐制

几十年的割据预示着国家的统一,政权的频繁使服饰文化底蕴更为厚实。五代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至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历经50余载,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也有不同,即幞头巾子变化明显。幕府... [详细]

04月13日 15:05
五代十国服饰:缠足之风愈加强烈
五代十国服饰:缠足之风愈加强烈

金莲有些奇怪的事物反而发展为时尚,而趣味也随之变化。例如妇女缠足,可能源起于五代,五代时,南唐皇帝李后主有个宫女用帛缠足,足形弯如月牙儿形。她在六尺高的金莲花上轻盈起舞,受到了李后主的宠爱。此后,... [详细]

04月13日 14:59
五代十国服饰:女子的服饰整体显得修长细巧
五代十国服饰:女子的服饰整体显得修长细巧

晚唐,五代虽然盛世末期,却不再崇尚奢侈华丽,转而变得现实和崇尚功能,襦裙腰身的下移,相比高束胸腰线,便于穿着与行动,男子幞头变得硬挺,更加的理性。晚唐和五代以后的着装不再以繁多而美,反而更加追... [详细]

04月13日 14:56
五代十国服饰:审美观趋于朴实和理性
五代十国服饰:审美观趋于朴实和理性

五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人们的审美观趋于朴实和理性,逐渐将大唐的恢宏绚丽淡为疏朗简雅的风尚。封建帝制统治下的社会,若国家富足安宁,统治者政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人们的审美自然开放、多样、多变... [详细]

04月13日 14:51
五代十国科技:南方十国的科技发展较北方五代兴盛
五代十国科技:南方十国的科技发展较北方五代兴盛

由于战乱与天灾,五代十国的科技发展不如唐朝,而南方十国的科技发展较北方五代兴盛。然而整体而言,在制瓷雕版、农业水利与火器方面仍有发展的地方。天文朝廷的历书因为藩镇割据不能遍及全国,人民为了... [详细]

04月13日 14:42
五代十国文化: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
五代十国文化: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 [详细]

04月13日 14:40
五代十国经济:北方经济比较落后不如南方
五代十国经济:北方经济比较落后不如南方

唐朝后期因为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黄巢之乱的因素,使得北方战乱不堪,人口流移南方,田园荒芜。到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时交迭频繁,北方战火始终未能平息,北方经济比较落后,人口持续大减。直至后周后期才逐渐恢... [详细]

04月13日 14:36
清朝科技:京张铁路设计出“人”字形轨道
清朝科技:京张铁路设计出“人”字形轨道

清朝科技虽有成就,但是从清初渐渐落伍。也没有让科技知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医学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 [详细]

04月13日 14:36
五代十国军事:五代各朝时常扩充禁军
五代十国军事:五代各朝时常扩充禁军

唐亡前夕,朱温诛戮宦官,解散了宦官所领的神策军。以后,朱温以宣武军节度使称帝,即以宣武镇兵为禁军,设置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唐改为侍卫亲军,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是为侍卫司。后周又增置殿前司,也有马步... [详细]

04月13日 14:31
清朝文化: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
清朝文化: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

清朝在编撰古籍时大肆销毁古籍,明末可以和百家争鸣相比的晚明思潮在清代终结。知识分子不敢发表独立见解而是钻进故纸堆去考究古书,这就是所谓的乾嘉学派。小说清朝小说以曹雪芹等著《红楼梦》被认为代... [详细]

04月13日 14:30
五代十国政治:大体沿用唐朝制度
五代十国政治:大体沿用唐朝制度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沿用唐朝制度,但是各朝变化很多,官职时常废置不常,其制度比较混乱。朝廷设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财政的三司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由于五代十国战乱不断,枢密院的权力往往比三省来... [详细]

04月13日 14:28
清朝经济:手工业改徭役制为代税役制
清朝经济:手工业改徭役制为代税役制

农业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较发达。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 [详细]

04月13日 14:27
五代十国疆域: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
五代十国疆域: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

唐亡于907年,861年张议潮又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称雄漠北。840年左右,统治黄河流域一带。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荆南... [详细]

04月13日 14:25
清朝军事: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兵
清朝军事: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兵

八旗军清前期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制是努尔哈赤在女真牛录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旗设都统(固山额真),由中央八朴诩统衙门掌握,地方... [详细]

04月13日 14:25
五代十国历史:安史之乱后各地的藩镇乘机做大做强
五代十国历史:安史之乱后各地的藩镇乘机做大做强

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之后的... [详细]

04月13日 14:23
清朝政治:南书房是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清朝政治:南书房是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国旗与国歌清朝没有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往,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清朝“黄... [详细]

04月13日 14:10
五代十国称呼: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五代十国称呼: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包括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 [详细]

04月13日 14:07
清朝疆域:平定准噶尔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
清朝疆域:平定准噶尔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

领土范围1760年,平定准噶尔汗国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 [详细]

04月13日 14:03
清朝历史:历经20多年的战争统一全国
清朝历史:历经20多年的战争统一全国

后金时期明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按地域分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 [详细]

04月13日 13:5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