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车骑将军是什么样的官职?“车骑将军”职称及地位
2018-07-13 11:39:26 黄香 董永 舜帝 黄庭坚 刘恒

  车骑将军(chē jì jiāng jūn)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将军官名。汉制,金印紫绶,位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是战车部队的统帅。汉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战事时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后便罢官。东汉末年开始成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后废除。

blob.png

  “将军”之称,始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文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但此时尚未成为正式职官名称。在春秋战国时期,将军为统兵作战时主帅,为了区别地位的高低、责任的主次和轻重,有正副上下之分,这时的将军还不是固定官职,没有固定的爵位和等级,直到西汉才正式定为官名,并有一定的爵位和等级。

  “车骑将军”最早见于《史记·灌婴传》,文曰:“(灌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信,击破齐军于历下,所将卒虏车骑将军华毋伤及将吏四十六人。” 后灌婴又“以车骑将军从击破燕王臧荼”、“以车骑将军从击反韩王信于代”、“黥布反,以车骑将军先出,攻布别将于相,破之”,此时的“车骑将军”,应是战时临时受命的军队将领,还不能说是固定官职

  “车骑将军”正式以固定官职出现,应在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史记·文帝纪》载孝文元年十月“壬子,遣车骑将军薄昭迎皇太后于代”。《文献通考》曰:“车骑将军,汉文帝元年,始用薄昭为车骑将军。”后来汉武帝霍去病专设一重号将军——骠骑将军,位次大将军。

blob.png

  “车骑将军”的执掌,《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载,《汉书·百官表》“前后左右将军”下有“皆掌兵马及四夷”的记载。《后汉书·百官志》曰:“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刘昭补注引蔡质《汉仪》曰:“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前后左右,皆金紫,位次上卿,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可见车骑将军的执掌主要应为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此外,据史书记载,车骑将军的执掌还应有重要的迎来送往礼制性活动、出使宣诏、荐举官吏等。

  四夷屯警: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冬,匈奴寇边,杀北地都尉卬,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人,上亲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吏卒” ;后“六年(前158年)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 ;文帝末“令中尉亚夫为车骑将军,属国悍为将屯将军,郎中令张武为复土将军” 。《卫青传》曰:“元光六年(前129年)拜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令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 《汉书·宣帝纪》地节三年(前67年)诏曰:“其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

  京师兵卫:废昌邑王时“(霍)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

  征伐背叛:《冯奉世传》永光二年(前42年)“秋,陇西羌彡姐旁种反,诏召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右将军奉世入议”;《王莽传》平帝时翟义反,王莽派“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车骑将军王巡、左队大夫王吴亟进所部州郡兵凡十万众,迫措前队丑虏”。

  迎来送往礼制性活动:文帝元年冬,“遣车骑将军薄昭迎皇太后于代” ;《张汤传》“昭帝崩,未葬,大将军(霍)光白太后,徙安世为车骑将军,与共徵立昌邑王”;《汉书·平帝纪》曰:“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秋七月,遣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咸使持节迎中山王。” 《霍光传》曰:“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

  出使宣诏:《匈奴传下》曰:“有诏:‘勿议罢边塞事。’使车骑将军口谕单于曰:‘……故使大司马车骑将军嘉晓单于’。” 《西域传下》云:“车骑将军长史张翁留验公主与使者谋杀狂王状。”

  荐举官吏:《甘延寿传》曰:“车骑将军许嘉荐延寿为郎中谏大夫,使西域都护骑都尉,与副校尉陈汤共诛斩郅支单于,封义成侯。”《扬雄传》曰:“初,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

blob.png

  地位

  西汉车骑将军的地位与级别,《史记》和《汉书》均未有明确记载。只能从散见各书有关将军记录中考证,《汉书·百官表》有一段有关将军记载:“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马及四夷。有长史,秩千石。”似有脱文,惜无从考证。但这段文字至少给我们一点推断的依据,下面几段引文亦提供了一些重要左证:

  《后汉书·百官志》曰:“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 刘昭补注引蔡质《汉仪》:“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前、后、左、右,皆金紫,位次上卿,典京师兵卫,四夷屯警。”清人张尚瑗在《左传折诸·卷二十四》中亦说:“西汉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皆金印紫绶位次上卿。”

  从上面引文可以得到下面结论:车骑将军在西汉诸将军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金印紫绶,位次上卿。“位次”不应理解为“之下”,而应为“地位相当”之意,也就是地位与三公相当,可见车骑将军的地位非常显赫。

  “金印紫绶”,金是印的质地为金。西汉时期印章的等级制度已经相当完备,皇帝之印曰“玺”,“玺皆白玉螭虎钮”,“王、公、侯金,两千石银,千石以下铜印”,在印的质地上体现了严密的等级制度与观念。印的钮式也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如:“印者,因也。所以虎钮,阳类。虎(者),兽之长,取其威猛,以执伏群下也。龟者,阴物。抱甲负文,随时蛰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在印的钮式上体现了“君”与“臣”地位的尊卑主仆关系。所谓“绶”就是用来系印的丝带或称绶带,“绶者,有所承受也。长一丈二尺,法十二月;阔三丈(或为三尺),法天地人。旧用赤苇,是不忘古也。秦汉易之以丝,今绶如此”。不同级别地位的官员所用绶带的颜色、长短、质量也有严格等级区分,“乘舆绶,黄地白羽,青绛绿,五采,四百首,长二丈三尺”;“诸侯王,四采,绛地白羽,青黄绿赤圭,二百六十首,长二丈一尺”;“公、侯、将军,三采,紫圭,长一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同”;“九卿、中二千石,青绶,青白红,纯青圭,一丈七尺,一百 (二十)首”等等。从上面引文看紫绶是仅次于诸侯王“青黄绿赤圭”的印绶,与三公相当,足见车骑将军的地位之高。

  西汉的“车骑将军”虽然在武职体系中位列第三,由于大将军与骠骑将军不常置,据《汉书·百官表》载,整个西汉王朝担任大将军一职的人只有六人,高帝时大将军韩信,景帝时大将军窦婴,武帝时大将军卫青、霍光,元成之际的大将军王凤,哀帝时的大将军王商。据《汉书·百官表》载,元延元年(前12年)王根以光禄勋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丁明以大司马卫将军更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元寿二年即免。大将军、骠骑将军与车骑将军往往不同时置,从《汉书》记载来看,大将军与骠骑将军同时置,只在武帝时期存在过一段时期。大将军与车骑将军同时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只在昭帝时期短暂存在三年。骠骑将军与车骑将军亦绝少同时设置。因此,尽管史书记载车骑将军位在大将军和骠骑之下,但在不设置大将军与骠骑将军的情况下,车骑将军的地位是可以想象的尊贵与显赫。在昭帝之后可加大司马之号,为掌管京师乃至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

  《汉书·谷永传》曰:“是则车骑将军秉政雍容于内,而至戚贤舅执管钥于外也。” 《汉书·孝成许皇后传》杜钦说(王)凤曰:“车骑将军至贵,将军宜尊重之敬之,无失其意。”《汉书·孙宝传》的“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内领尚书,外典兵马”。这些记载无不说明车骑将军在西汉时期的重要地位。

blob.png

  官署与属吏

  将军之府称幕府,《史记·李牧列传》曰:“市租皆输入莫府”,《集解》引如淳曰:“将军征行无常处,所在为治,故言‘莫府’。‘莫’,大也。”《索引》引崔浩曰:“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帘(上部为恋字上部,下部为“巾”)为府署,故曰幕府,则莫当作幕字之误也。”这种“以幕帘为府署”的幕府,在西汉将军称号成为定制之后,成了将军府的称号。新任命将军,“幕府新开,广延群俊” 。车骑将军亦有幕府,《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中有明确记载:“鸿嘉二年(前19年)三月,博士行大射礼,有飞雉集于庭,历阶登堂而雊。后雉又集太常、宗正、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马车骑将军之府。”

  车骑将军幕府属吏,《史记》、《汉书》未见详细记载,《汉书·百官表》“将军”下仅曰“有长史,秩千石”。而《后汉书·百官志》有将军署官的记载:“长史、司马皆一人,千石。本注:司马主兵,如太尉。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本注曰:此皆府员职也。又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应劭《汉官仪》曰:鼓吹二十人,非常员,舍人十人)。”

  据史书记载,比较明确的车骑将军属官有以下六种:车骑将军长史,《赵充国传》曰:“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阵,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车骑将军长史。”《西域传下》曰:“车骑将军长史张翁留验公主与使者谋杀狂王状。” 车骑将军军市令,《丙吉传》曰:“后吉为车骑将军军市令,迁大将军长史,霍光甚重之,入为光禄大夫给事中。”从事中郎,《毋将隆传》曰:“母将隆字君房,东海兰陵人也,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内领尚书,外典兵马,踵故,选置从事中郎。”师古曰:“踵,犹蹑也,言承蹑故事也。”车骑将军千人,《王莽传》曰:“是岁广饶侯刘京、车骑将军千人扈云、保属臧鸿奏符命。”营军司马,《谷永传》车骑将军音“奏请永补营军司马”;车骑将军掾,《云敞传》曰:“(云)敞时为大司徒掾,自劾吴章弟子,收抱章尸归,棺敛葬之,京师称焉。车骑将军王舜髙其志节,比之栾布表,奏以为掾,荐为中郎諌大夫。”。

blob.png

  历任将军

  据文献记载,西汉一代车骑将军共见二十二人,楚汉战争时汉高祖时灌婴、靳歙,文帝时薄昭、中大夫令免、张武,景帝时周亚夫,武帝时程不识、卫青、公孙贺,昭帝时金日磾、上官安,宣帝时张安世、韩增许延寿、史高,元帝时王接、许嘉,成帝时王音,哀帝时韦赏、王舜,平帝时王巡,孺子时王恽。

  考察历任车骑将军的身份:有功臣,如灌婴、靳歙皆为高帝功臣;功臣元老之后,如周亚夫为周勃之后,张安世为张汤之后;有幸臣,如金日磾为武帝幸臣;有帝师,如韦赏;有外戚,如帝后父上官安,帝舅王音,帝后弟卫青,外戚许延寿、史高、王接等。西汉二十二车骑将军之中,明确为外戚的有十人之多,如果平帝时王巡,孺子时王恽也是王氏外戚的话,外戚占了近60%,可见西汉时期,车骑将军一职主要由外戚担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